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川大华西高原病防治研究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将助力打造阿坝州区域医疗新高地

8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病防治研究基地(阿坝)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正式开工建设,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该项目于2025年6月3日正式启动,是四川省首个高原病防治研究基地,总投资7.3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规划新增床位230张,预计2026年7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3号楼验槽工作,并提交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资料;锚索安装已完成113根,占总量190根的近六成;土方外运已完成约6万方,占总工程量的60%;3号楼砖胎膜施工及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也已顺利完成。

基地将聚焦高原病的“研、防、治、养”四大功能,面向高原世居、移居及急进人群,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和高原病临床诊治中心,致力于打造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医疗、科研与康养枢纽。

硬件升级:现代化医疗设施全面提升

项目选址于海拔约1580米的茂县凤仪镇,地处高、低海拔之间的“理想过渡带”。基地将配备门诊医技楼、住院部、科研平台、康复中心等核心功能区,并引进远程会诊、智能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洁净手术室、ICU病房等先进设施。建成后将与茂县人民医院现有资源整合,总床位数达520张,显著提升区域医疗硬件水平。

软件赋能:“华西标准”全面落地

项目最大亮点是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深度合作,真正实现“华西管理、华西标准、华西资源”下沉茂县。华西医院将派驻专家团队常驻,输出先进管理模式、技术流程和诊疗标准,系统培训本地医护人员。通过远程医疗平台,茂县医生可与华西专家实时会诊,建立“华西治疗、茂县康复”无缝衔接机制,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提升。

技术提升:科研与临床并重,填补区域空白

基地将设立高原病临床诊治中心、疾病预防研究信息中心、生物样本库等科研平台,重点开展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疾病的临床研究及中(藏羌)医结合诊治。项目还将发展心血管内科等特色专科,提升多种高原疾病诊治能力,构建“预防-诊疗-监测”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彻底改变阿坝州高原病防治研究长期空白的局面。

便民利民:家门口享受“华西品质”医疗

以往阿坝州群众若罹患高原病或疑难重症,需辗转至成都等地就医,路途远、花费高、陪护难。基地建成后,各族群众和游客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国内顶尖医疗服务,大幅减轻就医负担,增强健康获得感与安全感。

推动茂县成为阿坝州区域副中心的重要支撑

该项目不仅是重大民生工程,更是茂县打造阿坝州区域副中心的关键举措。基地将辐射黑水、松潘等周边县市,提升整个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医疗救治与健康保障能力。同时,通过“医养康养”融合模式,延伸发展高原适应性训练、健康管理等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康养产业链,将茂县生态优势转化为“健康红利”,助力其建设国家级生态医康养目的地。

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持续改善阿坝州群众就医条件,为高原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游客提供健康保障,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它不仅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安心工程”,更是托起未来发展的“希望工程”,为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医疗高地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文/张振  图/茂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