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荣县税务局聚焦县域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政策扶持、服务优化、产业培育为抓手,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助力“小蔬菜”释放“大能量”,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走进四川荣县鼎新镇,大棚一片接着一片。掀开棚帘,一株株绿叶蔬菜整齐“站立”,一颗颗饱满硕大的果实挂在架子上。作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基地,鼎新镇正在将蔬菜做成产业,让“菜篮子”变“金篮子”。
据了解,鼎新镇是蔬菜大镇,彩虹番茄、致富茄子、大朵花菜均是甄选,全镇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年均产量26万吨左右,加上冷链、运输、存储等年产值近10亿元。2024年,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以上。
“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建成了标准化育苗中心基地,年育苗能力达上亿株。”谈及种植技术,鼎新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古主任颇有感慨。“近年来,鼎新镇积极推进高标准蔬菜农田建设,采用‘家庭农场+专合社+零散农户’的模式,组织引领种植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田增量、农民增收。”
为精准对接荣县蔬菜产业发展需求,荣县税务局组建涉农服务团队,梳理涵盖农产品自产自销增值税免税、农业机耕服务免税等多种优惠政策清单,深入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讲解最新税费优惠政策;将办税窗口、税务课堂开在田埂上,手把手辅导种植户电子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操作,专人解答涉税疑难问题,为蔬菜种植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税务保障。
双怀蔬菜种植家庭农场是鼎新镇蔬菜种植大户,在村集体的帮助下,流转土地270余亩,带动周边500户农民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品种涵盖无公害西红柿、茄子、花菜、黄瓜、萝卜等。
“相比较普通番茄,我们农场更倾向于附加值高的水果番茄。2024年,我们种植水果番茄亩产约2500公斤,每公斤价格16元,产值约4万元。”双怀蔬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道。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的经济主体,不同于农业企业,往往面临着财务不健全的问题。
“刚开始干家庭农场,我们对财务管理、相关税费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都不太熟悉,经常因为涉税账务处理遇绊。”李双怀回忆道。“好在有税务干部及时主动服务,指导我们财务人员规范财务管理,并且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农业涉税政策,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近两年来,双怀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已累计申报免税销售额14.23万元,减免税额5.22万元。
在高山镇,幸运蔬菜合作社亦是县域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税务干部既帮我们个体户梳理政策信息,还第一时间上门指导我们申报操作、开具发票,一直以来的纳税难事,变成了‘田间轻松活’。”荣县高山镇幸运蔬菜合作社财务负责人龚福群说道。村民张老汉补充道:“以前我们开张发票需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税务干部直接上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好安逸!”
一株蔬菜的成长,串联起乡村振兴的产业链条。下一步,荣县税务局将继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致力于提升税务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度,深化“税惠+产业”融合,为蔬菜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让“小蔬菜”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产业振兴的“大文章”,在广袤乡村描绘出一幅幅绿意盎然、产业兴旺的高质量发展图景。(高岩 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