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巴中市南江县:创新基层治理手段 绘就民生和谐新图景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治理的不断深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侯家镇侯家社区依托“川善治”平台,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到凝聚共建共治合力,将平台功能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各环节,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手段,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服务更见实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用好平台功能,搭建指尖“连心桥”

“请问医保异地保费报费是不是很复杂?需要带哪些东西?”

“很简单,只需带上身份证、社保卡复印件和住院手续到镇政府便民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就可以办理了!”

社区居民侯华因家属住院费用报销问题在“川善治”平台“居民说事”栏目咨询。看到信息后,社区文书夏芬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复。“现在的软件还是方便,干部能够第一时间回答老百姓的问题,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需要的手续和准备材料,办事方便多了,主要是不跑冤枉路。”侯华办理完费用报销手续后,十分高兴地站在便民服务大厅外说。

侯家镇侯家社区充分利用“川善治”平台“三务公开”“居民说事”“居友圈”等功能板块,把政务信息、服务窗口“搬”到线上。社区将各类活动和政务信息第一时间同步至平台,及时发布工作重点,对群众线上反映问题第一时间回复办理,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高效办事效率。

同时,为扩大平台使用率,党员干部还逐户上门讲解功能、培训操作,如今社区居民认证率达96%,长期活跃用户超80%。“现在,许多人把平台上的居友圈当成了朋友圈,有鸡蛋蔬菜买卖的也发上来、旅游美食也在平台分享,政策法规及各类惠民信息也常态化更新,小平台成了社区治理的大舞台。”侯家社区党支部委员朱平这样介绍。

聚焦急难愁盼,解决群众“烦心事”

“书记,我家水表漏水了,我也不晓得找哪个整,帮忙问一下。”社区居民侯波发现自家水表渗漏,第一时间就在“川善治”平台向社区书记反馈,接到信息后,社区书记立马联系了自来水公司的人员,一同前往对管道进行了更换。前后不到1个小时,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个平台很实用,反映的问题只要真实、符合实际,都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我们也可以看到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老百姓的事有人管,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大家好像都依赖上了这个平台。”侯波说。

“‘线上诉求+线下响应’模式,在侯家社区已成为常态,自平台推广使用以来,办理各类服务事项217人次,社区‘川善治’平台长期位于全市星级排行榜五星社区,在全省2024数字治理‘川善治’千村激励计划典型案例中分别荣获党群服务日记群众喜爱奖、书记议事群策群力奖。”侯家社区支部书记侯旭介绍。

除了及时化解群众诉求,居民也可通过平台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线上议事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居民从“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献策的“当家人”,垃圾箱设置、文体广场管理、下水道井盖更换、路灯维护等事项都能通过线上广泛收集民意,真正实现“社区事大家议、大家管”。

开展积分互动,绘就治理“同心圆”

7月30日一大早,侯家社区办公楼前开展的“川善治”积分兑换活动热闹非凡。现场群众在公示栏对照各自积分和可以兑换的物品仔细阅览,经过通报家庭积分和兑换规则,参与居民均排队兑换了大米、菜籽油、牛奶等生活物资。

“根据积分规则,本人于2025年取得中级职称,申请加60分。”社区居民孟婷在“积分制”功能区申报了积分加分,并把相关文件上传至积分凭证中,社区“两委”成员逐一进行审批,待审批结束后,系统将自动核算其家庭总积分和积分排行榜。孟婷所说的积分规则,是在2024年9月通过社区起草、法律顾问参与、所有居民表决通过的居民公约和积分细则,赋予了社区居民500分的基础分,实行加扣分制度。在积分制功能板块,社区居民家家户户都在比卫生好、比庭院美、比产业发展、比谁做得好事多……

在推广使用“川善治”平台过程中,侯家社区先后在“加油耕耘者基金”中获得助力金35000元,并通过爱心捐赠等举措筹集资金,广泛用于整修道路、新设路灯、环境治理、兑换物品等公共服务,并积极组织举办社区38妇女节、陪伴留守老人、免费给老人理发等志愿活动。

“‘积分管理+活动引领’模式,也是侯家治理过程中的有益探索,群众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并且能够得到实惠,更多居民都能把‘社区事’当成‘自家事’,把‘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居民公约得到更好的维护,社区邻里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区治理过程中办事服务更加公开透明,基层治理更加顺畅高效。”侯家镇党委副书记苟金花介绍:“下一步,我镇也将全域推广使用川善治平台,鼓励并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以“智”促“治”,以数字化不断拓展乡村治理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文、图/姜超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