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追“智”逐“绿”助力高质量发展——酒钢集团东兴铝业公司走出绿色转型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之路

近年来,酒钢集团东兴铝业公司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交出了一份“数智赋能、绿色发展”的亮眼答卷,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智赋能,锻造绿色智造新引擎

东兴铝业公司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积极打造智能机器人集群,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25台机器人投入应用后,铝钢焊接、钢水捞渣等关键工序自动化率突破85%,生产效率提升20%,人力成本降低40%。同时,该公司实施“AI轨道巡检+电解铝整流智能监控系统”项目,促使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0%,年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超千万元。成功应用磁流体稳定性技术,攻克电解槽电磁力分布难题,电平衡均衡性提升60%,有效降低了极限极距、效应和异常摆动电流分布偏差,安全生产本质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节能降碳方面,该公司通过设备升级和工艺优化,开展电解槽阴极全石墨化结构优化、阳极炭块及阳极钢爪抗氧化涂层技术研究、自动化铝钢焊等节能降碳项目,全年节电7558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同时,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

此外,“电解槽分区控制”等技术的应用,也有效降低了电力消耗和烟气排放浓度,以及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强度。经过努力,该公司电工圆铝杆(8030)、重熔用铝锭(Al99.80)产品首次通过国际碳足迹核查,标志着企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精细化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变废为宝,书写循环经济新篇章

为“吃干榨净”工业固废,东兴铝业公司持续推动铝工业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应用,及时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体系,确保固废可追溯、可查询,实现了固废100%合规处置。紧跟国家政策,该公司积极探索电解铝大修渣、炭渣、铝灰等危险废物深度资源化的先进适用技术,创新开发的炭渣回槽重熔技术,年创效5000万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该公司依照《动力能源管理办法》,建立全域智能计量网络,在嘉峪关本部15个直属作业区安装40台高精度智能流量计,将供水管网划分为40个独立计量区域,实现用水实时监控。积极选用国家推广的节能型系列产品,建立铸造循环水、空压站循环水等系统,并采用节能型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技术,使循环水利用率高达96%,最大程度减少了新水使用量。2024年,该公司新水消耗由0.81m3/t・Al降低至0.73m3/t・Al,节约成本22.04万元。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甘肃省节水型企业等称号。

在推动绿色转型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进程中,该公司还创新“党建+绿色发展”模式,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工程,由党员干部带头植树造林,冶金厂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0%,厂区环境得到深度“美颜”。同时,及时调整绿化方案,制定科学浇灌计划,实行分区轮灌制度,加强管网及设施维护,有效减少了浇灌次数、节约了用水成本。该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冶金绿化先进单位、甘肃省首批绿色工厂等称号。

下一步,东兴铝业公司将深入贯彻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绿电铝引领低碳转型、数智化赋能生产提效、再生铝构建循环体系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绿色转型共塑低碳竞争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共拓高端应用新蓝海,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绿色铝产业基地。(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