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农发行通江县支行:打造振兴新引擎,谱写空山黄牛产业新篇章

在秦巴山脉的绿水青山间,一片蕴藏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红色热土——四川省通江县,正奏响农业现代化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激昂乐章。近日,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向通江县空山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放首笔4000万元贷款,及时满足了项目前期建设的资金需求,为项目的快速启动和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该项目立足通江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空山黄牛”这一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的品牌优势,以“科技引领、生态循环、产业融合、富民增收”为核心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旨在打造一个集品种保护、科学养殖、规模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产业示范基地。


聚焦特色,精准滴灌助力发展

近年来通江县不断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品牌“空山牛”的保护利用,该行紧跟政策导向,围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深入调研产业现状,精准把握项目融资需求,为本项目提供了高效、精准的信贷支持。

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建成1个核心资源场与5个现代化育肥场,形成“保种-选育-扩繁-育肥”全链条产业体系。其中,核心资源场将常年存栏优质种牛210头,如同为产业装上“芯片级”动力引擎,达产后年出栏4500头商品牛的规模化生产目标,将推动“空山黄牛”从地域特产向全国知名品牌跨越。


多元赋能,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提升通江县畜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产业现代化程度,为空山黄牛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树立标杆。该项目通过建设育肥场和资源场,形成以种业企业为核心,良种选育、商品生产及市场营销一体化的良种繁育体系和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既顺应了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地区经济结构的形势,又能有效促进种业企业的发展,推进优质黄牛健康养殖的产业化进程。

项目实施的田间道路工程、配套设施等有助于提升当地农业设施化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能广泛带动周边农户参与饲草种植、劳务服务等,延伸产业链条,创造大量就业岗位,逐步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同步增收“新引擎”。


创新模式、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改项目专门规划建设1500亩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创新推行“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生态循环模式,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种植高产、优质的牧草品种,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地力培肥和种养循环发展,从源头上确保肉牛饲料的安全与品质,同时有效消纳资源场和育肥场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还田,实现“牛-肥-草”的绿色循环,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青山绿水。

“这不仅是建成一个养殖场,更是为秦巴山区探索出可复制的绿色振兴路径”,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它向周边农户清晰地展示了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秦巴山区的绿色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在农发行信贷资金支持下,通江县逐渐构建起“品种保护-规模养殖-品牌营销-生态循环”的完整产业链。这头承载着千年农耕记忆的“空山黄牛”,正踏着乡村振兴的鼓点,在秦巴山间跑出产业富民的“加速度”,成为革命老区以特色资源撬动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代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