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舒洪:守军人本色,做医者先锋

舒洪,中共党员,现为四川省宜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后勤科副主任。从热血军营到白衣战场,岗位更迭,初心如磐。二十载扎根基层医疗一线,他带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本色,以实干扛起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篇章。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获评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25年被评为宜宾市第二季度“了不起的退役军人”。

南海砺剑:五年舰艇生涯,铸牢“军魂永驻”的赤诚

1998年,年仅20岁的舒洪怀揣报国壮志投身军营,成为南海舰队一线作战部队的一员。凭着那股“不服输、敢争先”的韧劲,他入伍第二年就在91562部队通信专业大比武中夺得第三名,也成为同年新兵里首批入党的战士。

从业务尖兵到战友信赖的老班长,舒洪始终冲锋在前。烈日下,他带领班组抢修装备,汗水浸透军装也不停歇;台风天,他值守岗位保障通信,任凭风雨呼啸仍寸步不离;深夜里,他主动替新兵站哨,把温暖悄悄留给战友。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与战备任务,不仅锤炼了他直面挑战、敢于担当的坚毅品格,更让他深刻领悟到“守护”二字的千钧重量。

2003年退役时,舒洪在日记中郑重写下:“脱下军装,但军魂永驻。无论身在何处,我都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舒洪在抗震救灾中为安置群众送上防疫药品(图中左一)

后勤冲锋:八个岗位坚守,扛起“护佑安康”的使命

“医院也是战场,后勤保障就是我的阵地!”这是舒洪转业后的坚定信念。从收费岗到后勤科,他先后辗转8个岗位,始终将“温情”的服务底色与“实干”的军人作风,深深烙在每个岗位的日常里。

在收费窗口,他是患者眼中的“暖心人”。面对因医疗费缺口焦急无助的家庭,他多次自掏腰包垫付差额,却从不留名。一位受助老人曾含泪感慨:“素不相识却雪中送炭,这就是解放军的好作风!”

调入后勤科后,他成了同事口中的“万能舒工”。为筑牢后勤守护防线,他以军人的严谨标准,创新推行“军事化”管理:消防演练精确到秒,设备巡检细化到点,食堂管理量化到克。暴雨导致地下室积水险情时,他毫不犹豫跳入齐腰深的污水中疏通管道;为保障冬季供暖,他连续72小时坚守现场调试设备。“后勤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关乎医患安全”,这是刻在他心里的行动标尺。

初心如炬:二十载默默奉献,诠释“哪里都是战场”的担当

新冠疫情暴发后,舒洪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我是党员,也是老兵,前线需要后勤兵!”他带领团队48小时内紧急完成隔离病区改造,连夜调配500套防护物资。当需要人员进驻隔离点时,他再次挺身而出:“我最熟悉后勤流程,让我去!”

在210天的封闭管理期间,他承担起多项职责,在不同岗位上坚守奉献。作为“运输队长”,他与团队并肩作战、肩扛手提,日均转运物资超3吨,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畅通;作为“维修专家”,他凌晨抢修水电设备20余次,竭力守护后方正常运转;作为“心理疏导员”,他为隔离区群众送去家乡特产与儿童绘本,用贴心关怀缓解隔离焦虑。两个孩子生日当天,他只是隔着家门匆匆传递思念,转身便再次逆行奔赴“战场”。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拼命,他答得朴实有力:“军装在身保家卫国,白衣在岗护佑安康。”

此外,他还加入山林防火巡逻队,多次参与仙临镇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山火扑救工作;无论是义务献血还是抗震救灾,他总是冲在前头;在医院结对帮扶贫困村时,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孤寡老人的责任,定期上门送去药品和粮油;科室里年轻同事遇到难处,他私下给予资助……这些默默付出的善举,正是他常说的“军人的勋章不在胸前,在老百姓心里”的真实写照。

后勤科的记事本里,三千多条维修清单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俯身检修的日常;隔离点的签到表中,二百一十个日夜的坚守清晰定格,见证着他冲锋在前的担当;办公室墙面上,“优秀共产党员”的奖状与泛黄的军装照相映生辉,诉说着他初心不改的信仰。从保家卫国的军人转型为服务群众的医者,舒洪用始终如一的行动践行着那句铿锵誓言:“只要心中有军魂,哪里都是报国疆场!”(文、图/邱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