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一间并不起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副主任中医师田伟坐在诊室中,一坐就是十多年。他面对的是周边社区乃至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们口中传颂的,不仅是他精湛的医术,更是他三十年来如一日“能用便宜药绝不用贵药”的行医准则。
2022年第四季度,在成都市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田伟被评为“诚实守信类成都好人”。而他背后的故事,远不止“好人”二字所能概括。
师承名门,扎根基层
田伟出身中医世家,毕业后进入成都市中医医院工作。在此期间,他师从针灸老师赵复碧和国医大师王静安,专研针药并用、内外兼治风湿痹痛,失眠郁证,及小儿发热、咳嗽、厌食等常见病,积累了扎实的中医诊疗经验。
2006年,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田伟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解的决定:放弃回大医院的舒适岗位,主动请缨改变身份留在社区。“基层非常需要我们”他说,“每当我看到患者经过治疗日渐康复,作为一名医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便宜药”背后,是医者大爱
“能用最便宜的药解决问题,就不要用贵药。”这是田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行医四十载始终践行的原则。他开出的方子,几乎没有奇贵的药。“中药有几千种,很多便宜的组方都能治病,疗效是一样的。”
作为成都针灸学会的副会长,他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应用,培养年轻医生能内外兼治,如针灸、推拿、火罐、电针、刮痧等,为居民提供“简单、方便、有效、平价”的医疗保健服务。不少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因他的“便宜药”而重获健康。
十五年前,一位靠收废品为生的吴婆婆因心脏和肺部问题前来就诊。田伟发现她家境困难,便一直免其挂号费。有一次,他只开了8元钱的药,婆婆却误以为自己病重不得治,情绪极度低落。田伟得知后耐心解释,消除老人的疑虑。吴婆婆96岁高龄才去逝,至今她的后人仍认准了田伟看病,并且不收挂号费。
走出诊室,走进社区
田伟不仅坐诊,更常年带领医护人员走进小区院落,开展义诊活动,免费提供内科、中医、推拿、艾灸等等多种服务。他还利用电视、墙报、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三十载坚守,成就“好人”口碑
从医四十二年,田伟用医术与真诚换来了居民的极高信任。不少患者不远千里来找他看病,许多康复后的病人和家属仍常回服务站探望他。墙上一面面锦旗——“心系百姓,济世良医”“情系社区无私奉献”——无声诉说着他的医德与仁心。
在如今看重金钱,却有田伟这样的社区医生,以仁心仁术,成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他让我们看到:所谓“好医生”,不只是治好病,更是用真心,换民心。(文、图/罗镇 刘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