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至9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以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组织心光启航实践团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连樟村开展“研习南粤”2025年大学生暑期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以“追寻视察足迹、重温殷切嘱托”为核心主线,聚焦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在连樟村的实践融合路径及协同发展成效,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产业研习等多元形式,系统总结基层治理经验,推动青年智慧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

在连樟村村委会的支持下,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村庄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基地,与村“两委”干部、老党员、产业带头人开展深度访谈,全面梳理出连樟村从“落后村落”到“振兴样板”的蜕变轨迹。过去的连樟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单一、集体经济空白;2016年,帮扶单位进驻后,从交通、基建、通信、电力等方面开展帮扶;2018年10月23日,连樟村迎来一次重要考察,考察中明确强调“群众脱贫是头等大事”,并首次提出要“注重培养有干劲、能干事、作风正派的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此后,连樟村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依托红茶、麻竹笋、英石三大特色产业,带动周边乡镇农产品协同发展,实现从“软弱涣散”到“最美村镇”的转变,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范。

产业振兴是实践团研习的核心内容。在连樟村现代产业园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与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产业发展的“连樟模式”。连樟村从2017年的大棚蔬菜基地发展到如今74亩现代产业园,从麻竹笋加工拓展至竹制可降解产品生产,形成“公司+基地+贫困户+村委”模式,解决村民就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实践团还专程走访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深入了解乡村电商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实地见证电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和“校地协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实践团在走访连樟村党群活动中心时,深刻感受到民生服务带来的“振兴温度”。党群活动中心内,长者在饭堂用餐,孩子在“四点半课堂”接受辅导,妇女在儿童之家开展活动,从“一老一小”到妇女群体,连樟村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民生服务体系。
连樟村研习之行,实践团见证了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的完美融合,积累总结乡村振兴“连樟经验”的宝贵一手资料。在前期开展的英德市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评估与援助项目基础上,实践团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推出“直播助农长效实践计划”,与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定期通过线上直播助力连樟村农产品推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广师学子将继续以“服务基层、助力振兴”为己任,将专业与热情融入青春汗水挥洒乡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青年力量。(文、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心光启航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