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巴中市,一场涉税专业服务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巴中税务部门创新推出“信用激励、风险防控、行业自律、部门协同”四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一张动态更新的“信用二维码”、一支专业热心的“税援团”、一套精准实用的“培训课”,重塑整个行业生态,让合规执业成为共识,让专业服务创造价值。
一码当先:信用积分引领诚信执业新风尚
“客户扫一扫二维码,我们的信用等级、服务团队、专业资质一目了然。这张‘数字名片’让我们赢得了更多信任,也促使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四川中税网通弘阳税务师事务所负责人王刚有感而发。
巴中税务部门全面推行涉税专业服务信用评价体系,基于机构信用情况、服务人员信用积分、代理业务、违规处罚等20项评价指标,对巴州区81户中介机构和522名从业人员进行精准“画像”,并赋予“绿、蓝、黄、橙、红”五色信用二维码。如今,“办税前验码、签约时核码、服务后评码”已成为巴州区涉税服务的新常态,实现了服务轨迹可查、责任可溯。
信用评价不仅带来了市场选择的变化,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巴州区税务局对59户TSC5级高信用机构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批量申报等7项专属服务,并向其服务的4169户企业定向推送信用激励信息。相反,对19户低信用中介机构开展重点风险核查,补征税款1.7万元,对其代理的189户企业同步启动风险预警,发送委托方涉税风险提示873条。
双轨集成:筑牢涉税风险“防火墙”
“税援团专家的指导,我们避免了一起潜在的税务风险。”某食品加工企业财务负责人张先生感慨道。原来,该企业因资产配置不当,每年多缴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达百万元。税援团专家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后,及时指导企业调整资产结构,预计每年可减轻税负近百万元。
面对土地增值税清算、股权转让等复杂涉税业务,巴中税务创新组建“税援团”,由税务骨干和12名优秀中介机构专家组成,建立“精准识别—专业辅导—争议化解”全链条闭环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已针对土地增值税清算等复杂专业问题开展研讨6次,高效解决21条复杂涉税诉求,入库专项税款30余万元。
同时,巴中税务部门创新事中合规校验机制,推行“双轨集成服务”模式:“线上”专员对接、实时交互,实现批量业务一次办;线下推进“巴中涉税e站”服务专厅建设,集成政策辅导、诉求处理、风险处置等6大功能,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2025年上半年,被代理企业拒开发票等涉税服务投诉量下降近40%,合规经营意识显著提升。
三维赋能:培育行业自律“内生力”
“培训内容太实用了!从政策解读到实操演示,全是干货。”参加完“执业每一课”培训后,巴中某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小王兴奋地说,“特别是行业讲师团分享的实战经验,很多做法可以直接借鉴使用。”
针对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巴中税务部门构建“全周期培训+行业自治+权责明晰”三维赋能体系。培训创新引入“行业讲师团”模式,由税务部门精心遴选自辖区内信用等级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业务精英组成。他们采用“案例解析+流程演示+要点精讲”的生动教学方式,对基本信息采集、业务信息报送、代理申报等关键实务操作环节进行规范示范。据统计,通过系统培训,目前全市涉税中介服务从业人员中有100余人成功考取税务师、中级会计师等资格证书,行业整体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巴中税务还积极推进行业自治,组织120余户次机构签订《诚信执业承诺书》,召开行业诚信宣誓大会,厚植合规文化。同时,制定清晰的“责任地图”,通过规范服务协议范本、执业指引等,明确界定中介机构与被代理企业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边界。
四方联动:构建协同共治“新格局”
涉税专业服务监管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巴中税务部门主动打破部门壁垒,与财政、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建立定期数据交换与校验机制,实现营业执照、代理记账许可、涉税专业服务备案等核心信息一致。截至目前,已补录核心数据3200余条,为联合监管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同时,牵头制定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日常检查+行政执法+信用监管”三级联动体系,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纳税申报等开展联合抽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据各自职能联动处置,提升监管威慑力。
“税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合上门辅导,帮助我们规避了经营中可能存在的违规风险,引导我们合规、诚信经营。”四川星华财税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裴明星表示,“今年我们公司升级为TSC5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税务部门为我们开通了纳税服务绿色通道,批量纳税申报、信息报送等便利化服务,让我们企业切实感受到只有经营合规,才能发展合拍!”
随着四位一体治理模式的深入推进,巴中涉税专业服务生态持续优化。巴中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信用激励、风险防控、行业自律、部门协同”治理模式,推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基础代理向高附加值服务转型升级,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巴中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