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实现民事行政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全覆盖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省院关于数字检察工作的安排部署,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积极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确定数字检察“五主六有”方针,全力推进检察领域大数据应用,近日成功实现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中的一级场景、重点监督点、二级场景全覆盖,为检察监督工作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高位统筹强保障,锚定模型应用总方向

自启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工作以来,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检察长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相关事宜,深入研讨最高检数字模型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中的适配性与实践路径,结合本地民事行政案件监督重点,制定详细应用规划,明确“全面对接、精准适配、高效落地”的工作目标,划分模型部署、培训推广、实战应用等阶段任务,为模型全覆盖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精准适配破难点,构建全域应用体系

在模型应用推进环节,聚焦最高检发布的民事行政检察领域数字模型资源,重点选取民事审判监督、民事执行监督、行政诉讼监督、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等核心模型,结合本地案件特点与监督需求,开展针对性本地化适配工作。安排业务骨干对模型的监督逻辑、数据维度、预警规则进行逐一拆解,联合技术人员打通与法院、行政部门的数据对接通道,补充完善辖区内案件基础数据、当事人信息、行政履职记录等本地化数据,确保模型能够精准识别符合本地实际的监督线索。同时,针对虚假诉讼、违法执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高发监督领域,优先完成重点模型的适配落地,形成覆盖民事行政检察主要监督领域、贴合本地实战需求的全域模型应用体系。

多维推进促应用,确保模型落地见效

为推动最高检数字模型真正融入日常监督工作,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多管齐下强化应用推广。一方面,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演示+实操演练”模式,组织民事行政检察干警系统学习模型操作流程、线索识别方法、数据核验技巧,有效提升干警数据思维与模型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应用保障机制,明确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职责分工,业务部门负责模型日常应用、线索筛查与核实,技术部门提供实时技术支持;规范线索“发现—移送—审查—处理—反馈”全流程管理,确保模型预警线索闭环处置;将模型应用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对通过模型发现有效线索、成功办理监督案件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激发干警应用积极性。

智慧监督显成效,精准守护公平正义

最高检数字模型的全面应用,助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提质增效。通过模型对海量案件数据的智能分析,精准筛选监督线索,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排查效率低、线索发现不精准”的难题。例如,应用违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模型后,对法院近期作出的终本裁定进行批量分析,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制发类案检察建议等,进一步促进法院规范执行程序。

实现民事行政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全覆盖,是深入践行数字检察战略、高效应用最高检科技成果的生动实践。未来,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最高检数字模型应用,进一步优化数据对接与模型适配,加强与政法机关、行政部门的数据共享协作,推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文、图/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