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解锁“无声”沟通!成都双流橙丝带服务队多维度培训,打造专业化助残志愿力量

9月18日,在四川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教学楼内,四川省手语研究与推广活动基地核心成员、四川省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大使史宇明及手语翻译秦佳正带领40名高校青年志愿者学习基本手语表达。伴随着老师细致的手势演示和情景演练,志愿者们从模仿字手势、字母表到掌握日常用语,逐渐走进了听障群体的沟通世界。这一幕专注而温暖的场景,正是双流区橙丝带志愿助残服务队持续推动无障碍沟通的一个生动缩影。

专业赋能建强专业化助残队伍

“以前遇到听障人士时常常不知道如何沟通,现在掌握了基本手语,感觉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参与培训的橙丝带志愿助残服务队志愿者小李说。近年来,双流区橙丝带志愿助残服务队积极整合高校与社会专业资源,不仅打造了一支涵盖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六大体系”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同时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社会组织资源组建275支分队,按分类管理形成覆盖康复、法律、文艺等领域的服务体系,其中设立14支骨干分队,为不同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手语培训及助残服务10余场,志愿者培训覆盖超270人,服务残障群体近3000人次。

多级培训筑牢志愿服务专业根基

现在,服务队依托“常规+专业+感知”三级培训体系,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模式。以本次培训为例,活动聚焦手语技巧的单向传授,围绕“懂手语、会服务、善沟通”的目标,增加了助聋志愿服务技巧的专项教学内容。“老师不仅教手语,还告诉我们如何尊重听障人士的表达习惯。”参与培训的志愿者小张激动的说,这些实用技巧的教学,让志愿者们不仅掌握了“沟通工具”,更学会了以更贴心、更专业的方式开展助聋服务,为后续走进听障群体、提供有效帮助筑牢了基础。

长效服务深化行动助力建设幸福成都

下一步,双流区“橙丝带”志愿助残服务队将继续以系统性、专业化、精准化为导向,深化“志愿服务+N”行动,推动助残行动提质扩面,将志愿温暖送到残疾人身边。不断探索可复制的社会动员助残模式,为打造更具温度的幸福成都贡献志愿力量。

从一堂手语课到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双流橙丝带用专业与坚持,为听障群体筑起沟通的桥梁。正如志愿者服上飘扬的橙丝带,这份“无声”的服务正焕发出越来越动人的光彩。(文、图/刘贤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