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集装箱满载货物通过水路通达世界,一批批“宜宾造”产品从“万里长江第一城”销往全球大市场……数据显示,宜宾已与16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今年上半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154.18亿元,位列全省第三位。其中,出口总值117.4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宜宾市税务局持续深化“税路通·海纳百川”子品牌建设,围绕“走出去”企业各发展阶段涉税需求,完善“事前辅导、事中办理、事后管理”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扬帆海外筑牢税收支撑,推动更多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泰环保”)是一家扎根少数民族地区的内陆出口企业,依托“中国竹都”的资源优势,生产一次性竹纸浆模塑环保餐具和包装产品。“在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下,我们的竹浆模塑环保餐具成功打开南亚、中东和欧洲市场,今年以来实现营业收入2200万余元,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905吨!”公司财务经理雷秀龙开心地分享道。
然而,在企业“出海”初期,祥泰环保也面临涉税瓶颈。据雷秀龙介绍,首次对接欧洲客户时,由于财务人员不熟悉境外税收政策、不了解相关涉税风险、也缺乏出口申报有关经验,海外业务拓展一度陷入“不敢动”的境地。“第一笔订单我们犹豫了好几天。”雷秀龙坦言。
眼看订单即将签订,却迟迟不敢推进。了解到企业“成长的烦恼”后,当地税务部门快速响应,组建一支包括纳税服务、税源管理、征收管理在内的专业服务团队,通过专项政策解读、申报流程细化指导等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快速化解难题,顺利签下欧洲订单并恢复正常经营。
其实,祥泰环保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例,宜宾不少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都面临着共性挑战。当地税务部门在对接企业、了解诉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起的“全周期+定制化”服务模式,正是针对这些痛点的创新性优化方案。
事前辅导环节,通过“定期走访+即时互动”方式,在项目前期调研、意向签订、筹备落地等关键节点提供税务辅导,帮助财务人员掌握境外税收政策要点与出口申报流程;事中办理阶段,设立跨境服务专岗,实时跟踪企业境外项目进展,在线解答涉税疑问,同时依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依规调整发票授信额度,解决企业开票用票难题,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事后管理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包+风险清单+解决方案”,系统归集税收协定、跨境资金结算等政策,助力企业有效防范风险、充分享受优惠。
国家税务总局宜宾市税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申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17.02%,全市累计办理出口退税46854.98万元,同比增长59.28%。出口退税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率,为“宜货出海”提供强劲支持。
下一步,宜宾税务还将针对“走出去”企业的涉税需求,实时关注各国税收政策和操作要点,持续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探索更多跨境税费管理服务一体化措施,擦亮“税路通·海纳百川”服务品牌,助力“宜宾造”出海“路路畅通”。(文、图/易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