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恩祥,男,1935年出生,汉族,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支边到内蒙中蒙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现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首席专家。擅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晁恩祥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76年3月至1977年10月参加全国中医高级研究班并毕业。
1962年毕业后支边到内蒙中蒙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
1970年在北京《全国中草药新医疗展会》任编辑;
1971年开始进行COPD的防治研究,多次下乡巡回医疗;
1976年3月至1977年10月参加全国中医高级研究班并毕业;
1984年由内蒙古调至中日友好医院,先后担任首任中医处处长、中医肺脾科兼中医大内科主任。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研究生导师。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被长春中医学院聘为教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浙江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山东青岛中医院、河北省两所中医院聘为培养徒弟导师。
晁恩祥从医50余年,主要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中医内科、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及急症的临床研究,对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CVA)、COPD、肺心病及并发症、肺纤维化等肺系疑难病和肺系感染性及传染性疾病;慢性胃炎、顽固性肠炎、溃疡病、老年性便秘等消化系统、肝胆系统、老年性疾病有较丰富的经验。
晁恩祥教授学术上重视理论与临床的联系与指导,重视继承与发扬,重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重视中西医两法,中西医并重,中西链接;认为当一名中医更应注重不脱离临床,临床是为学术发展、经验的积累及科研教学提供了基础,敢于去面对疑难病探讨规律,重视要正确面对中医药不良反应。
对呼吸、消化系统疑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尤专于肺系病的诊治,对中医肺系疾病的理论造诣颇深,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肺系病发病的特点,在临床中发现了风咳、风哮等一系列风邪为患的肺系病的特点,在国内首先创立了“从风论治”风咳、风哮的学说,从风立论,以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道挛急等为基本的病因病机,独自创立“从风论治”应用的“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止咳利咽、降气平喘”法治疗风咳、风哮等肺系病的独特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并与西医之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症状学、病因、病机证候学、理法方药、证治规律等方面对肺系病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得到了中医学界的认可和引用。
晁恩祥曾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多次参加卫生部、科技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省市及国家自然基金、中医药学会等政府部门及学术团体关于中医规范、标准制定及成果、课题、标书评审及研究生答辩等工作。承担2007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薪火传承”项目“晁恩祥名医传承工作站”。
来源:国医大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