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如何在司法实践中维护好家庭的和睦稳定,帮助家庭成员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互让互谅,进而实现社会安定和谐,是摆在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法庭心中的首要课题。
作为集中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家事法庭,福利路法庭近年来主动对标“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目标,立足家事法庭专业定位,把“柔性司法,实质解纷”的理念贯穿到每一起家事案件办理过程中,以温情调解化解家庭矛盾,以柔性司法弥合亲情裂痕,成为众多家庭的“贴心人”。
“你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了吗?孩子生病在家而你去哪了?”法庭内,男子一脸怒气质问女子,女子则哽咽抽泣,频频拭泪。这是曾经在法庭离婚的一对夫妻,男方为了变更孩子抚养权,再次起诉到法庭。
“这些年我一直很用心照顾孩子,生病那天我已经给孩子吃了药,看着睡着了才去单位加班,没想到病情就突然加重了!”女子满脸的自责和委屈。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对我们来说,再乱的麻也有它的头,再难的事也有它的理。”面对矛盾,福利路法庭的法官都有一股倔劲,透过复杂的事实抽丝剥茧发现真相;同时也有着一腔柔情,把庭审对峙变成了嘘寒问暖,把孰是孰非变成了互相退让。
“爸爸、妈妈,你们别生气了。”一声稚嫩的童音打破了紧张的氛围。这是法庭专门准备的暖心视频《融情时刻》,通过沙画的形式,描述了一个五岁女孩在面对父母离婚时的真情诉说,字字句句都充满着孩子对父母的爱。
视频虽然不长,但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人都沉默了。“你们都在指责对方不够关心孩子,可你们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一次创伤,现在又让孩子再次艰难选择,你们真的忍心吗……”法官的话冲击着两个人的内心,也让互相退让有了可能。
人民法庭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也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每天面对家长里短的纠缠拉扯,既需要法官有耐心,更需要法官有智慧,当一个个“心结”随着“法结”一同打开,福利路法庭也开启了一条温暖的“枫桥之路”。(文、图/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