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帅乡新画卷|乐至:一抹红色,万千风华

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陈毅故里早已不只是一处红色地标,更是一颗跳动不息的心脏,为这片土地注入农、文、旅、教融合的蓬勃生机。

从陈毅故居的红色热土,到“帅府粮仓”的无垠田畴,从真红巷的烟火新韵,到弘毅学堂的沉浸课堂——乐至,正以“红色+”为笔,蘸取振兴的墨,在时光中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帅乡新画卷”。

红色旅游焕新:从“走过”到“走进”

作为成都近郊唯一的伟人故里红色旅游景区,陈毅故里正悄然完成一场体验升级。

陈毅故里景区姚阳/摄

“我们正推动红色旅游从观赏式走向沉浸式。”陈毅故里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诗词展、红色影像、非遗手作等互动活动,红色记忆与民俗风情悄然交融。2024年,这里迎来游客超2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7亿元。

今年3月,劳动镇推出红色研学基地“弘毅学堂”,以陈毅元帅的军长、市长、外长三重身份为脉络,开发20多门课程,让学生从“听课人”变为“体验者”。

农旅共生共美:“粮仓”亦是“风景”

距陈毅故里景区仅1公里,“帅府粮仓”粮经统筹示范区铺展出万亩田园画卷。这里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更成为农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帅府粮仓”粮经统筹示范区一隅姚阳/摄

园区规划面积约1.5万亩,涵盖吨粮田、智慧农业中心、宴语餐厅等38个项目,已全部竣工。更引入“秧咖啡”“遵生小院”等6个经营项目,试运营以来总收入超46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170余万元。

通过“农业共营制”,700亩土地入股农户分红超40万元,示范区累计助农增收超900万元。2024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古巷点灯,文旅入夜

夜幕轻垂,劳动镇薛苞古街灯火渐明。游客沿羊叉河漫步,感受古今交织的韵味。民间资本的注入,让这里焕发新生。

“我们以本土食材打造特色主题美食,从庙山别苑到劳动豆坊,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文化。”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栖岸度假酒店也悄然换装,将陈毅生平与诗词融入客房细节,红色主题床品、定制洗漱用品,让住宿成为一段有温度的文化旅程。

研学赋能,教育有新境

“搭桥!协作过河……”在弘毅学堂“军长身份”研学点,学生们正重现“妇女桥”场景,感受战火中的军民情深。

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基地已接待学生超5800名。课程围绕陈毅元帅军长、市长、外长三重身份设计:重现黄桥战役、复原“两白一战”、模拟日内瓦会议……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的现场。

更创新的是村集体直接入股模式,带动近4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教育效益与乡村效益双赢。

融合,是乐至的关键词

从“红色+旅游”到“红色+研学”,从“农业+旅游”到“文化+体验”,乐至不断打破边界,以融合驱动全域旅游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以陈毅故里景区为引领,整合劳动镇帅府粮仓、高寺镇四季果乡、东山镇五彩林乡等资源,构建红色引领的农文旅研学体系。”乐至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红色,是乐至的底色;融合,是乐至的路径。在这片丘陵起伏的土地上,一幅兼具精神厚度与生活温度的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文、图/张凤莉、姚阳、谢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