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12时,由四川蜀道集团主导投建的G8513线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九绵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这标志着九寨沟、平武、北川三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彻底结束,成都至九寨沟的车程由8小时大幅缩短至约4小时,绵阳至九寨沟的路程更将缩短至3小时左右。
九绵高速平武涪江特大桥
九绵高速是连接川西北重要旅游目的地九寨沟与绵阳的交通大动脉,项目全长245.809公里,批复概算总投资409.98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全线共设桥梁131座,隧道45座,互通式立交18处,收费站17个,服务区6处,桥隧比82.15%。
九绵高速下甘座大桥
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条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典型示范项目,九绵高速穿越白马王朗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及平通河裂腹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以“生态九绵、熊猫家园”为蓝本,采用桥隧形式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97.294公里,该路段桥隧比高达95%,仅占用公园岷山片区总面积的0.027%,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割裂作用近乎为“零”。建设团队秉持“最大程度保护、最低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修复”原则,通过优化线位设计、减少弃渣场数量、推广“零开挖”进洞技术等措施,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九绵高速厄哩寨特大桥
九绵高速贯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及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江油市、游仙区,不仅有效改善了周边194万余名群众的出行,更串联起九寨沟、黄龙、王朗自然保护区、白马藏族乡、平武报恩寺等30余处优质文旅资源,形成“一路皆景、一路通景、一路向景”的交旅融合格局。其作为全国“2025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的成功经验,也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在服务保障方面,九绵高速依托沿线藏羌文化、白马文化及李白文化等多元人文背景,以“一站一格,一站一景”的设计理念打造了17个收费站。同时,全线配置34台“智慧收费机器人”,推行“无亭化、集成化、轻量化”的新型收费模式,站口通行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约 20%。此外,九绵高速还重点打造了一批智慧与文化相结合的标杆性新型收费站,如绵阳段的大康收费站、平通收费站融入川西民居元素,九寨沟段的收费站提取藏族碉楼造型符号,实现了智能化通行与地域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
九绵高速九寨沟收费站
九绵高速北接G8513平凉至绵阳高速公路甘肃段,南连G5京昆高速广元至绵阳段和G93成渝地区环线绵阳至遂宁段,在平武与广平高速相连,构成川、甘两省又一条便捷的省际公路运输大通道,与G5京昆高速、S18广平高速等高速公路一道,形成“1条主通道+ 2条区域联动线”的北向出川大通道高速网。
九绵高速的全线通车,不仅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也为川西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于推动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郝斌;图/蜀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