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2025玉林路民谣音乐季在成都武侯玉林三巷民谣里广场正式启动。这场以“承上启下”为主线的启动仪式,不仅通过民谣演出、产业发布、全场互动点燃为期3个月的城市音乐狂欢,更以“系统化、产业化、可持续化”的运营思路,推动民谣从街头艺术向文商旅体融合的生态品牌跃迁,为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注入文化动能,成为城市软实力提升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启动仪式在暖场直播中拉开帷幕,民谣里广场化身“无围墙音乐客厅”——往届回顾视频与2025年全新宣传片交替播放,串联起玉林路与民谣的时空对话;歌手任夏以经典曲目开启演出,四川音乐学院学生代表展现本土音乐新锐力量,华语乐坛知名歌手齐秦连唱《大约在冬季》等金曲将氛围推向高潮。在明星祝福视频烘托下,嘉宾共同点亮启动装置,象征民谣精神扎根城市土壤;最终全场齐唱《成都》,以熟悉旋律凝聚城市情感,让这场视听盛宴成为市民共筑文化记忆的城市仪式。
同步开放的民谣市集设置60余个非遗、文创与美食摊位,“边走边听、且逛且唱”的沉浸场景,既延续了“像成都人在玉林那样生活”的核心理念,更让音乐季从启动之初便贴近民生、融入日常。相较于以往“节庆式”办节模式,本届音乐季以三大创新突破,推动民谣文化从“单点活动”向“生态体系”升级。
以内容为核心,音乐季深度联动成都音乐文创园,借助园区700余家音乐产业链企业资源,为音乐人提供创作、展演、版权运营全链条支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该园区新增音乐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45%,韩红团队音乐制作基地、阔景音乐及张靓颖、薛之谦等明星经纪公司先后入驻,全国首个基层法院支持的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企业集聚、明星资源注入、版权保护升级的良性态势,让园区成为成都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为民谣音乐季提供了产业化支撑。
打破传统演出边界,音乐季以“音乐+”模式打通多元场景:“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主题周”实现音乐与体育破圈互动;民谣市集联合商户推出主题消费套餐,激活街区商业活力;黑胶文化体验馆、蜀宫琴台等特色场景融入音乐动线,形成文旅打卡新路线。这种“音乐+体育+商业+文旅”的融合玩法,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更成为拉动城市消费、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作为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十大特色活动之一,音乐季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推出数字音乐发行、AIGC辅助创作、线上直播联动等新形式,让民谣文化突破时空限制;现场设置电子消费福袋打卡装置,融入全市数字文创消费生态,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体验。数字技术的应用,既顺应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也让传统民谣焕发现代活力。
据悉,未来3个月,音乐季将构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日日有氛围”的立体活动矩阵——国庆黄金周“把爱唱给祖国听”主题演出将以音乐凝聚爱国情怀;周末常态化展演、民谣创作征集、特邀唱作人定制玉林主题单曲、民谣之夜演唱会等活动将持续推进。这种长效运营模式,正形成“活动引流—产业沉淀—外延融合”的良性循环,让玉林路逐步成为中国民谣的文化策源地与精神归属地。
从街头旋律到产业生态,2025玉林路民谣音乐季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武侯区推动产业融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践探索。随着活动深入开展,玉林路将以音乐为纽带,持续吸引市民与游客参与,共同见证民谣文化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美好图景,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增添新活力。(文/郝斌;图/武侯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