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满映花海,家国同庆聚三河。2025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期间,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以“熊猫IP为核、景区矩阵为骨、非遗文化为魂”的文商旅体融合路径,将文旅魅力转化为消费活力,实现游客接待量与消费额双重攀升,成为成都假日经济的“沸腾”样本。
双向赋能聚人气建圈强链优体验
作为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重要承载区,三河街道紧扣“建圈强链”要求,深化与成都熊猫基地“门对门”协同,以“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流量互导”构建双向赋能格局——既为熊猫基地提供高品质配套,更依托IP效应打造全域旅游消费闭环。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街道整合资源完善配套,鼓励辖区内皇冠假日酒店、尊居豪生酒店等推出“熊猫主题住宿套餐”,同步扩展文旅餐饮动线,精心设计“熊猫探秘-非遗体验-花海漫游-火锅品鉴”特色动线,实现“抱着熊猫吃火锅,身着锦绣逛花海”的流量转化。
“本计划半天看熊猫,跟着动线玩了一整天,酒店还送熊猫文创!”西安游客王女士的体验颇具代表性。双节期间,街道辖区主要住宿酒店基本实现日均满房,周边餐饮商户翻台率大幅提升,有效助力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服务品质与消费活力同步升级。
景区联动搭舞台特色活动添活力
三河街道以锦门、音乐・百花谷、漫花庄园构成的“黄金三角”景区矩阵,通过差异化活动打造沉浸式场景,成为假日文旅消费“主引擎”。
音乐·百花谷借七周年庆打造国潮花灯狂欢节,千余组花灯夜间绽放,构建“光影魔法+国风美学”空间。每晚7点,千年非遗打铁花准时上演——1600℃铁水化作漫天金花,搭配水上火壶技艺与嫦娥飞仙舞,日均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比看烟花还过瘾”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锦门景区“锦绣非遗推广周”成非遗体验核心地标。10月5日,2025第二届锦绣非遗品牌推广周(主题“锦绣百业非遗共兴”)启动,巨型圆月与玉兔布景引游客打卡,蜀绣、新都植物染等6个非遗手作点位上,国家级传承人手把手授艺;“成都礼物”馆、非遗助农成果展内,20余个非遗项目的1000余款精品供选购,同步举办的中秋音乐会、蹴鞠猜灯谜等活动人气爆棚。
漫花庄园聚焦“双节赏花+夜间沉浸”,成亲子游热门地。粉黛乱子草与百万株百合盛放期叠加,数百米粉色花甸搭配高空玻璃桥,每日吸引大批家庭打卡;夜间升级场景,LED灯带勾勒古堡、水幕投影随乐变换花景,新增星空露营、文创市集与露天电影,构建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
文旅惠民暖民心消费升级促发展
系列活动既“圈粉”游客,更“暖心”居民。三河街道联合景区推出免费非遗体验、免费听音乐等系列活动,带动居民参与超2万人次。锦门非遗手作区,蜀绣传承人指导孩子练平针绣,“每天接待上百位体验者,教他们绣熊猫、花朵,看着针线‘听话’,就是非遗传承的希望”。据悉,推广周后续还将推出锦绣华服巡游、传统曲艺快闪,10月10日“锦绣非遗品牌大会”将联动全国锦绣技艺,推动非遗全球传播。
双节期间,三河街道共办非遗体验、民俗展演32场,带动餐饮住宿收入同比增长8%;沸腾小镇玛歌庄园熊猫主题火锅套餐销量翻倍,日均接待超300桌;江陵路夜市日均客流量近5000人次,成烟火气“深夜食堂”;锦门各类非遗文创销量较去年翻倍,印证文商旅体融合的强大驱动力。
三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整合资源,完善智慧停车、线上预约等配套,培育高品质夜间消费地标,推动文旅经济从“假日热”转向“常态化旺”,为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更强动力。(来源:新都区三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