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神州同庆。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合璧”,公路保通保畅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面对这场民生大考,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科学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打造节假日“畅通路”“安全路”“放心路”“暖心路”。这是一场使命必达的坚守,更是一曲奉献为民的赞歌。八天八夜,定西公路人用忠诚与担当,为万家灯火筑起最坚实的防线,为盛世华章注入最动人的公路注脚!
“节”尽全力,“精”细部署
——秣马厉兵,下好先手“关键棋”
“百姓过节,我们过关;群众出行,我们护航。”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面对群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探亲流与旅游流相互叠加、极端天气不确定性增强等多重考验,始终坚持思想上一丝不苟、责任上一环不漏、措施上一抓到底、处置上一招不让,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筑牢保通保畅的坚实根基。
前瞻研判,把稳思想之“舵”。为全面贯彻落实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服务保障和四季度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会议及省交通运输厅国庆中秋假期交通运输保通保畅视频调度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发展中心关于做好“双节”期间公路保通保畅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工作要求,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召开2025年安委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中秋国庆保通保畅工作视频会议,对“双节”假期和第四季度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再强化。
周密部署,夯实责任之“基”。中心党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分片包抓,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各部门、各单位协同联动,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清单,构建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同时,加强与“一路多方”的横向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形成保通保畅工作合力,确保责任体系全覆盖、无盲区。
精准发力,明晰应对之“策”。针对“双节”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实际,立足“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科学制定“一路一策”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聚焦重点区域“零疏漏”、紧盯关键路段“零隐患”、严控风险时段“零失误”。
“优”无止境,“早”谋快动
——精修细养,打造畅通“先行官”
公路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面对“双节”期间预期的巨大车流,路况质量直接关系到保畅工作的成败。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五型公路”建设为依托,以“优”为目标,以“精”为手段,以“智”为策略,全力打造“畅、安、舒、美、洁”的公路通行环境。
日常养护突出“优”。坚持将提升路况质量作为服务群众出行的有力保障,针对入秋以来,降雨天气及道路车流量大等因素造成的路面坑槽等病害较多情况,立足养护实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勘察路况,科学制定处治方案,及时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对路面病害进行处治,有效提升道路通行环境。同时,按照“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积极协同相关涉路部门,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以“机械+人工”方式全面清理公路沿线垃圾杂物,修剪遮挡视线树木,对沿线桥梁护栏、涵洞帽石、示警桩进行刷新,采用洒水车、高压水枪机械自动化冲洗模式,错峰错时对隧道路面、检修道、路侧排水沟、标线及交通附属设施等进行全覆盖冲洗,对缺失轮廓标等安全设施进行补充。不断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保通保畅突出“精”。梳理近年“国庆”流量数据,综合考量天气、交通事故等变量因素,树牢“大交通”理念,建立健全常态化、信息共享联络机制,畅通公路、交警、收费运营等部门信息互动渠道。主动加强与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建立养护协同巡查工作机制,优化巡查资源配置、强化信息共享、相互补位和联动处置,遇到安全隐患、发现病害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下达通知,及时做好问题整改反馈及督促落实工作,实现“发现-处治-整改-复核”闭环管理,提高道路安全管理质效。
科技赋能突出“智”。科技赋能与协同机制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公路雨雪监测系统、智慧巡检养护平台系统作用,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实时监测,及时启动分级响应预案,建立在精准预警和反复演练基础上的“纵向贯通指挥、横向协同调度、内外互联互通”的应急体系“秒级响应”。“空-地-内”全时域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捕捉隧道结构健康状况、通行状态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有效提升了木寨岭长大下坡路段及隧道运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实现“精准养护”与“高效通行”的有机统一。
“患”绝未然,“防”微杜渐
——全域扫描,拧紧节前“安全阀”
安全是公路交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深刻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三十条”硬措施,以“零容忍”态度对待安全隐患,确保“随查即治”。
专项“查”,织密“防护网”。重点围绕日常管理、养护工程、桥隧涵、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聚焦重点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和地质灾害多发路段进行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发现临水临崖公路、隧道桥梁、急弯陡坡和水毁路段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不放过一个“盲点”、不留下一个“盲区”,坚持“抓源头、除隐患、保畅通”。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立行立改,坚决消除,形成“发现-处置-验收-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压实排查整改责任,确保各类隐患动态清零,为人民群众平安出行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动态“盯”,把牢“安全关”。各单位明确重点区域、重点路段,依托“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加大巡查排查频次和力度,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模式,充分利用视频巡查车和手持终端“APP”,制定“一点一策”疏导方案。同时,对往年及今年汛期发生过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路段,及时开展全覆盖“回头看”,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群众出行。
现场“控”,严守“警戒线”。养护工程项目办积极督促各参建单位,节假日期间所有国省干线非必要不施工,9月30日12时撤除所有作业区,全面恢复道路通行能力。对确实无法暂停施工的应急性养护、桥梁、隧道的施工作业,根据交通量合理调整施工作业时段,规范布设养护安全作业区,安排专人指挥疏导交通,全力降低施工占道作业对通行车辆的影响,实现“零断流、零事故”目标,未发生长时间堵车等情况,真正做到“还路于民、让路于车”。
“震”惊百里,“速”应挑战
——闻震而动,筑牢应急“安全坝”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应急是考验担当的试金石。2025年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闻“震”而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以“迅雷之势”启动地震灾害三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吹响抗震保通“集结号”。中心党委靠前指挥,主要领导即时部署,将震后公路安全畅通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以最快速度、最硬举措、最实作风,全面打响公路安全保卫战。
震后排查突出“快”与“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中心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兵分多路,对辖养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协调运营的高速公路展开“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巡查人员秉持“不放过任何疑点、不遗留任何死角”的原则,采用“人工实地勘查+无人机空中巡查+智能监测系统”的立体排查模式,重点聚焦高边坡、高挡墙、桥梁、隧道、涵洞以及临水临崖、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累计投入巡查人员480余人次,巡查车辆85余台次。排查G310、S208线、S209线等普通干线公路等地震周边路段大中桥梁315座、隧道10座、涵洞70道、高边坡125处。
抢险救援突出“准”与“实”。在完成初步排查的同时,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决服从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发展中心的统一调度指挥,充分发挥公路应急“尖兵”作用,迅速集结8支经验丰富、装备精良的应急抢险队伍,火速驰援震中区域。抢险现场,党旗飘扬,机械轰鸣。应急队员们采取“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协同作战”的抢通策略,争分夺秒清理塌方落石,迅速处置坍塌围墙,对危险土方进行紧急卸载,全力保障灾区道路畅通。在震后关键的黄金时段,定西公路应急保障“尖兵”突击队共出动人员86人次,机械设备35台辆,清理塌方3500立方米/24处,清理坍塌围墙120米,清理路面12公里,卸载土方280立方米。
持续应对突出“韧”与“恒”。10月2日19时23分,陇西县再次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双节”假期叠加地震风险,保通保畅压力骤增。定西公路人以“时时警惕、处处设防”的高度警觉,闻“震”即动,无缝切换至应急状态,第一时间重启全面排查。各养护单位应急力量在一小时内完成对重点路段的初步巡查与工作部署。此次排查累计投入人员220人次、巡查车辆35台次。在寒凉的秋夜里,以手电光芒扫描每一寸道路,用责任丈量每一座桥隧。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为万家团圆和节日祥和筑起了一道摧不垮、压不弯的钢铁通途。一位正在现场巡查的党员职工表示:“我们的节日在路上,群众的平安就是我们最好的节日礼物。”
“畅”联血脉,“安”抵万家
——栉风沐雨,铸就平安“守护盾”
“双节”假期,定西地区遇持续性降雨过程,面对严峻的防汛保通形势,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持“雨情就是命令,畅通就是责任”,紧盯假期和汛期保畅工作实际,严格贯彻落实公路防汛工作“三管三应三落实”工作要求,全力构筑防汛保畅的铜墙铁壁。
雨中巡查,“细”字为本。“雨下得越大,我们越要上路巡查!”这成为节日期间所有巡查人员的共同信念。各养护单位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定点与流动相补充”的方式,加大对临水临崖、陡坡急弯、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的巡查频次。“我们要求巡查人员必须下车查看,用脚丈量,用手触摸,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一位正在G212线巡查的副段长表示。
应急处置,“实”字托底。结合往年假期和汛期保畅经验,持续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深化“一路多方”协调联动,持续完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互动、优势互补”的保障机制,提升协同处置能力。细化“一路一案”“一站一策”专项方案,合理布局应急值守点,全面检修保养抢险设备,紧盯“预警、响应、报送、调度、处置、终止、总结”全流程,防范恶劣天气应对。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障通信畅通,切实做到组织、措施、服务、保障“四到位”。
智慧赋能,“效”字引领。中心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划线包段对重点保畅路段进行包抓,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把工作任务逐级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岗位、细化到每个养护保畅人员,全力保证辖养公路安全畅通。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和各类预警预告信息,强化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充分发挥AI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实时监测路网动态,打造“一键响应、一体联动、一呼百应”的指挥体系。
“情”系旅途,“馨”伴归程
——服务提质,打造暖心“加油站”
公路延伸的,不仅是距离,更是温情。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人文关怀融入保通保畅各个环节,让公路出行充满温度。
拓展便民服务“延”维度。在重点路段、服务区设立“党员服务岗”“便民服务台”,为过往司乘提供热水、简易维修工具、路况咨询及应急药品等贴心服务。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次援手,在深秋时节传递着陇中公路人的浓浓暖意。
搭建信息发布“快”车道。综合利用沿线可变情报板、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实时发布路况、天气、施工及安全提示信息,引导公众合理规划、错峰出行。针对国庆中秋假期出行特点,特别加强了景区周边路段及易拥堵节点的预警提示。
营造温馨旅途“暖”氛围。加强对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的监管工作,做好车辆引导和卫生打扫等服务保障,确保了服务区、停车区、“司机之家”等服务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为公众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务,让奔波在途的旅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八天坚守,八天奋战;八天奉献,八天担当。
从晨曦微露到星月交辉,从震后排查到日常保畅,定西公路人的身影始终坚守在公路一线。在这个不平凡的双节假期,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圆满完成了国庆、中秋假期公路保通保畅任务。他们之中,有连续值班72小时的老公路人,有放弃团圆坚守岗位的年轻母亲,有深夜排查险情的应急队员,有帮助受困司乘的普通职工……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坚守,铸就了陇中大地公路线的安全畅通。
路,是平凡的,但守护之路的忠诚与奉献,却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光!站在新的起点,定西公路人将继续秉持“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宗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作”的定西公路人精神,全力打造“畅通路”“安全路”“放心路”“暖心路”,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贡献更加坚实的公路力量!(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马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