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明月高悬。10月1日至8日,以“诗咏十年·月映团圆”为主题的第十届明月中秋诗歌音乐会在四川省蒲江县明月村成功举办。活动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非遗特色与现代农业文旅资源,积极融入蒲江县全域旅游项目“村糖会”,通过一系列创新互动与沉浸体验,不仅为游客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诗意生活,也成为蒲江推动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据统计,活动累计吸引参与人数超过3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突破百万,实现文旅综合收入30万元以上。
本届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突破,“重返明月”计划与“寄存月光”计划在线上率先启动,成功吸引大众关注。同时,在铁像寺水街、文殊院、玉林路等城市文化地标开展线下推广,展示生态猕猴桃、明月蓝染、熊猫旅行杯等“蒲江产”“蒲江造”优质农产品,实现了城乡文化的有效互动与客流引导。
中秋国庆假期八天,明月村活动精彩不断。“明月币+花车巡游”系统巧妙串联各类消费场景,手工陶币既是通行凭证,也成为独具特色的文旅纪念品。在“村糖会”市集中,游客免费品尝蒲江美酒与鲜果,精心挑选心仪的农创、文创产品;“非遗十二坊”里,参与者在工坊导师的带领下,亲身体验陶艺、草木染、篆刻、木作等十二项非遗技艺,感受手作的温度与匠心;孩子们亲手搭建的“榫卯”快闪舞台周围,一家老小与“月亮人”合影留念、其乐融融。此外,“明月酉时”拍卖会的趣味与热闹、松林间飘起的窑烤面包香气、川西民居中非遗文化展的深厚底蕴、桔香网球场上挥拍流下的汗水,共同勾勒出明月村农商文旅体融合的动人图景。
秋前后,活动迎来参与高峰。“篝火晚会”“拼贴诗吟唱会”“远家中秋诗歌音乐会”等人气爆棚,“明月造”果袋文创伴手礼供不应求。来自各地的生态果农、亲子家庭、文艺青年与美食爱好者,怀着对团圆的美好向往与对乡村的深切热爱,共同绘就了一幅“城乡互动、文化交织、产业共融”的乡村文旅新画卷。随着文化的传播与流动,文旅流量悄然转化为乡村发展增量,活动期间“两个替代”猕猴桃销量达5000斤,当地民宿入住率达40%以上,明月礼包、体验套票等内容销量突破1000件。
同时,此次活动也是蒲江县乡村振兴“共建共享”“生态可持续”理念的缩影,活动广泛动员了新老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市集经营等环节,并对生态果园、荷塘、林盘等空间开展优化利用,植入了可循环使用的研学舞台、打卡装置等资源,进一步凸显了明月村“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十年耕耘,明月寄情。2025明月中秋诗歌音乐会不仅是“大明月”IP创建的生动尝试,更是蒲江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彩典范。它用诗歌唤醒乡村,用月光连接情感,用创新激活传统,成功地将“诗和远方”种在了田野乡间,为成都乃至四川的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和产业动能。(文、图/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