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焦化行业,也许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脏兮兮的场景和刺鼻的焦油味。
然而,走在通往酒钢本部1、2号焦炉的路上,“黑黢黢”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植、一道架落在高空的蓝色全封闭式皮带通廊……
焦炉是钢铁上游产业的重要生产设备,酒钢原1、2号焦炉投产于1970年。2018年,近50岁“高龄”的焦炉光荣结束了它们的使命。
据宏兴股份宏翔能源公司保障一作业区责任工程师李景云介绍,虽然原1、2号焦炉打破了行业焦炉高寿纪录,但由于后期设备设施老旧、腐蚀严重,影响了酒钢焦炭自给率和炼铁生产成本。2018年,酒钢决定停炉,进行1、2号焦炉新建和优化升级。
2023年5月8日,随着炉门开启,在隆隆的推焦车声中,优化升级后的1号焦炉一次性试车成功,曾经的“红旗焦炉”华丽变身,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全新面貌“出世”。
李景云说:“1、2号焦炉智能集控中心以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所有工作都可以通过智能操作系统完成。技术人员通过一个按钮就能实现焦炉配煤,也可以通过物联网定位技术实现巡检人员的准确定位,还能通过250个摄像头实现AI智能分析。”
另外,“四大机车”无人化智能控制系统,更是打破了国内技术空白,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跑者。记者了解到,“四大机车”是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电机车,是焦炉的基础设备,也是煤转化为焦炭的四道运输环节。如今它们全部加入智能集控系统,每辆车都有自己的数字孪生系统,每一秒的工作进度都会被反馈在电子大屏上,操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装煤、平煤、推焦和出焦工作。
不仅如此,优化升级后的1、2号焦炉智能生产运行调度、智慧能源管理、焦炉地下室机器人智能巡检、智能视频分析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焦炉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大量成熟可靠节能措施和环保技术让绿色发展底色愈发鲜明,真正做到了生产过程的低碳环保。
焦炉实现了智能升级,料场也有了新变化。全封闭皮带通廊隔绝了粉尘与噪音,自动化大型设备在轨道上精准作业,绿植在道路两旁随风飘扬,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工业料场的新图景……这是改造后的储运部嘉东料场,它让“运料不见料”的清洁生产模式变成了现实。
储运部一名职工表示,以前,料场里到处都是灰尘。改造后,料场干净、整洁,大家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储运部嘉东料场绿色智能化改造项目部负责人说,智能化系统是料场的核心亮点。基础数据采集、大数据运算,可实现料场信息管理、仓储信息管理、料场自动盘库、作业流程优化管理等功能,实现原料场全系统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无人化操作的综合智能管控。
从“露天堆场”到“智能绿仓”,嘉东料场的蜕变不仅是酒钢践行“双碳”目标的生动注脚,还树立起西北地区工业场景绿色智能化改造的标杆。
近年来,酒钢建成多个智能化工厂及数字化车间。其中,宏宇新材料公司热轧酸洗板镀锌铝镁智能工厂入选甘肃第三批智能工厂;西部重工公司3D打印智能铸造工厂被评为甘肃第二批数字化车间;宏宇新材料公司5G智慧库房跻身甘肃第三批数字化车间;西沟矿5G智慧矿山,借助5G技术实现了矿山开采、运输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安全系数;检验检测中心智能计量数字化车间,通过智能化计量设备与系统,让检验检测数据的采集、分析更精准高效。这些智能化工厂及车间的建成,为酒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刘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