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Made in China:首届 Morbidelli 全球日在川渝腹地资阳启幕

10月11日,首届First Global Morbidelli Days活动在四川资阳盛大启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经销商、行业专家及国际机构代表齐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节点城市,通过生产基地考察、新品试驾、技术培训等多维度交流,共同见证中国高端制造与国际品牌资源的深度融合。这场立足西部腹地的国际摩托车产业盛会,不仅是 Morbidelli品牌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落子,更成为中国制造从“产品输出”向“品牌+技术+服务”综合输出转型的生动实践,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写下鲜活注脚。


内陆腹地成开放前沿成渝制造链接全球市场

作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地选择资阳,背后折射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层逻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这片曾被视为内陆腹地的区域已崛起为开放新高地。资阳市政府主要领导在活动开幕式上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资阳正以高端摩托车制造为突破口,打造西部对外开放的产业窗口。”


依托成渝地区完善的产业生态,易行时代(Keeway Group)将Morbidelli核心生产基地落子资阳,构建起“研发-制造-出口”一体化枢纽。据了解,该基地80%的零部件来自成渝地区300公里供应链半径内,通过中欧班列(成渝)及西部陆海新通道,产品可在25天内送达欧洲市场,40天内覆盖东南亚主要城市。这种“内陆制造+全球物流”的布局,正是中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微观缩影。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5700列,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为这类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品牌整合创出海新模式中国智造重塑全球价值链

“收购欧洲传统品牌后选择中国落地生产,是看中了中国全产业链优势与技术迭代能力。”易行时代企业代表表示,Morbidelli新品搭载的自主研发高效节能引擎,不仅油耗降低15%、动力提升10%,更通过了欧盟欧5排放标准及东南亚湿热气候适应性测试,这种“全球需求+中国研发”的定制化能力,正是中国制造高端化的核心竞争力。

活动现场,来自哥斯达黎加经销商代表JOSE LOPEZ GALLEGOS首次体验“中国生产的Morbidelli车型”表示“超乎预期!体验效果非常棒!”。国际摩托车产业协会区域代表指出,中国企业在电动化、低碳化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引领全球产业变革,Morbidelli研发的电动车型采用中国刀片电池技术,续航里程较欧洲同类产品提升 30%,为全球摩托车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同步开展的海外工程师培训,通过“理论+实操+线上支持”的全链条服务,将技术保障能力输出至全球经销网络。这种“产品+服务”的出口模式,正破解中国制造业“重出口、轻服务”的传统瓶颈,推动出海价值从“贸易额增长”向“价值链升级”跃迁,这与中通客车等中国企业从“卖产品”到“提供全球解决方案”的转型路径高度契合。


产业人文融合促共赢开放合作彰显大国担当

在产业交流之外,活动精心安排的都江堰、安岳石刻等文化体验环节,成为中外嘉宾民心相通的桥梁。来自马来西亚的经销商陈志成坦言:“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时,我真切感受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 Morbidelli的环保技术方向不谋而合,这种文化共鸣让合作更有温度。”

这种“产业+文化”的交流模式,正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鲜明特色。数据显示,活动期间达成的合作意向覆盖RCEP区域12个成员国,预计带动资阳生产基地年产能从10万辆提升至15万辆,新增海外就业岗位超2000个。这生动践行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通过产能合作将优势产能转化为发展中国家优势产业”的共赢理念,截至2023年,中国已在东盟设立企业超6500家,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首届Morbidelli全球日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高端制造出海提供了“品牌整合+本土制造+全球服务”的可复制范本,更印证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价值。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产业协同与文化交流,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文、图、视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