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聚焦关键要素,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干部教育培训是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级组织部门需精准把握关键要素,从强化信念引领、精准赋能提升、践行宗旨使命三方面发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为事业发展筑牢坚实人才根基。

信念引领,筑牢干部精神之基。理想信念是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强化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组织部门要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一方面,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日活动,让干部在庄重的仪式中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激发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在历史的熏陶中坚定信仰。例如,在参观革命纪念馆时,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让干部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注重理论武装,深化思想认识。系统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课程,引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帮助干部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同时,鼓励干部开展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对理想信念的理解和认同。

精准赋能,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干部教育培训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干部的需求,精准施教,为干部履职尽责提供有力支撑。深入调研,摸清需求底数。组织部门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干部的知识短板、能力弱项和培训需求。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地方发展战略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干部,重点开展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找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城市建设任务较重的地区,加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训实效。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互动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让干部从实际案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决策水平;现场教学则让干部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经验、汲取教训;模拟教学可以创设各种工作情境,让干部在模拟演练中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互动教学鼓励干部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从学员的反应、学习成果、行为变化和业绩提升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考试考核、实地考察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部的学习收获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践行宗旨,强化干部为民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干部教育培训要引导干部始终牢记这一宗旨,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通过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让干部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实践锻炼,密切干群关系。组织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矛盾突出的地方开展实践锻炼,让他们亲身感受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让干部定期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组织部门要聚焦关键要素,以坚定的信念引领、精准的能力提升、深厚的为民情怀,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更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