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酒城稻浪飘香。在泸州,从田间地头到港口码头,税务部门用政策红利和高效服务守护着粮食安全生产、销售、运输的全链条和各环节,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扩能增产促丰收
前期,泸县太伏镇3000余亩水稻制种品收购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泸县稻香千里水稻专业合作社收购站点,满载稻谷的车辆有序进场,通过扦样、检测、过磅、机器除杂等一系列流程高效运转,干净的稻谷顺利“入仓”。

收割机在泸县连片的稻田中进行收割
作为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的泸县稻香千里水稻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管理、统一订单销售”的“四统一”模式,为社员提供全流程服务。目前,已带动太伏镇7个村23个组发展水稻制种3000余亩,帮助350余农户增产增收。
据合作社负责人吴厚谦介绍,今年来,合作社已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28万余元。“我们用这笔钱来升级了收购站点的清杂机、传送带,还补贴了农户的技术培训费用,让制种效率更高、农户技能更强。”吴厚谦表示。
为确保税惠政策精准落地,泸州市税务部门组建“税惠助农服务队”,针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门讲解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办税流程,让合作社和农户“懂政策、会申报、快享惠”,让好收成真正变成好收益。
泸粮飘香销全国
在古蔺县皇华镇“蔺州粮仓”现代农业园区,当地群众为庆祝丰收在稻田中收割出的巨大“丰”字图案,现场还开展了收稻比赛、品尝新米等活动来共同庆祝丰收节,活动现场欢乐洋溢,在活动场地旁,还有本土网红通过直播来推介特色农产品和当地特产;现场销售和订单销售的组合模式,让特色产品“古蔺·禾天香”生态香米销量达70万斤,菜油、雷竹笋等特色农产品也畅销全国。

群众为庆祝丰收在稻田中收割出的巨大“丰”字图案
除了古蔺的“禾天香”,近期,在泸县开展的2025年龙眼龙虾消费季活动中,方洞香稻米、兆雅兰香米等优质农产品精彩亮相;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上,叙永特色糯稻、大竹笋等地标美味也为来自各地的参展游客展示了泸州的“好粮”。
为助力“泸州好粮”走向更大市场,泸州市税务部门提前介入,为参展商家及企业送上“政策包”,详细解读农产品销售免税政策、发票开具规范等内容,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参展,合规经营发展,让“泸州好粮”既“产得优”,更“卖得火”。
港口枢纽运粮忙
作为川内首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泸州港手握“长江黄金水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双重优势,能直抵滇东、黔北的农产品区,承担着粮食、农资等大宗商品的水陆联运重任,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粮食中转枢纽。

泸州港集装箱码头
近日,一艘满载高粱的货轮靠泊泸州港5号泊位,智能吊机有序将集装箱转运至专用粮仓。依托进境粮食中转换装场地和智能化加工设备构建起的“海运进江-江运到港-公铁分拨”多式联运体系,让这些高粱48小时内便可抵达周边加工企业。
“今年以来,我们公司享受了增值税及附加优惠50余万元,这些资金全部都用在了港口粮食专用设施以及船舶运输升级。”泸州港生产作业部部长高洪指着正在调试的智能理货系统介绍,如今,泸州港顺利完成了泊位升级改造,进口粮食单日装卸能力从8000吨提升到1.2万吨。
为帮助物流运输企业及时享受到税惠政策红利,泸州市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匹配推送税费减免政策及办理指引,确保国家红利“直达快享”。(文/邓云、姜涛、王樱栀,图/泸州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