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西固区陡峭的山体上,近百米高的岩壁几乎垂直而立,兰州西工务段的铁路职工却如“蜘蛛侠”般攀爬其上,为山体穿上一层“金丝软甲”——柔性主被动防护钢丝网。阳光下,银光闪闪的钢丝网紧紧包裹住裸露的岩体,也牢牢守护着脚下呼啸而过的列车。这一幕,令人动容,更值得深思。
铁路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计民生。兰新、兰青、包兰铁路,是西北交通大动脉,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每年汛期过后,风化岩体松动、危石滚落的风险陡增,稍有疏忽,便可能造成列车脱轨、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兰州西工务段主动出击,把风险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用一张张钢丝网织密“安全网”,用一双双铁脚板踏出“平安路”,这是对人民生命的高度负责,是对国家大局的坚定担当。
“金丝软甲”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理念的体现。它不是简单的“亡羊补牢”,而是“未雨绸缪”的系统治理;不是“头痛医头”的应急之举,而是“久久为功”的长效机制。从“搜山扫石”到“主动防护”,从“人工巡查”到“科技赋能”,兰州西工务段坚持“轻重缓急、分类施策”,把每一处隐患都当作潜在事故来对待,把每一次整治都当作底线工程来推进。这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正是新时代铁路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项工程背后,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路队伍。他们不畏高、不惧险,在悬崖峭壁上“飞檐走壁”,在寒风烈日中“精雕细琢”。一张张钢丝网的背后,是无数次攀爬、测量、固定、复核的重复劳动,是“一人辛苦万人安”的默默奉献。
当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高铁网络越织越密,运输强度越来越大,对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不是一劳永逸的“完成时”,而是永不懈怠的“进行时”。只有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才能让钢铁巨龙在祖国大地上奔驰得更加稳健、更加自信。
“金丝软甲”闪耀的不只是银光,更是责任与担当的光芒。让我们为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铁路人点赞,也期待更多地方、更多行业以他们为榜样,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共同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席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