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山梁区域正式通过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简称IDA)认证,成为中国大陆首个“国际暗夜公园”。这是继今年7月黄龙纳入IUCN绿色名录后,再度斩获国际生态权威认可,标志着中国在夜空生态保护、光污染治理及星空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

作为全球最大的暗夜保护国际组织,国际暗天协会于1988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成立,由天文学家大卫·克劳福德与业余天文学家提摩西·杭特联合发起,核心使命是通过推广科学户外照明、开展公众教育等方式,保护夜间生态环境与黑暗天空遗产,抵御光污染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该组织在全球70多个国家拥有超19.3万名支持者,其“国际暗天地点”认证体系是全球夜空质量的权威标杆,仅授予光污染极低、暗夜保护措施完善的区域,目前已在全球认证多个暗夜公园、社区及保护区。
黄龙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暗夜公园核心区平均海拔超3800米,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造就了优质暗夜生态资源。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夜空平均亮度达21.4 mag/arcsec²,远超国际认证标准,肉眼可清晰观测银河、亮星云等天象,是开展天文观测与夜间生态体验的绝佳场所。
这一成就源于黄龙长期的科学保护实践。景区率先将“夜空质量”纳入生态保护体系,联合专业团队建立天空质量仪监测系统,对200余盏户外照明设施进行低亮度、暖色温升级,并划定3平方公里“暗夜核心区”实施严格照明管控,完全契合国际暗天协会倡导的“靶向照明、低高控光、暖色光源”等科学标准。同时通过“景区+社区”共治机制,动员居民参与保护,既守护了珍稀物种夜间栖息地,又打造了“星空与瑶池交映”的独特景观。
近年来,黄龙积极推动文旅融合,策划“鹊桥连瑶池·黄龙观星雨”等主题活动,融合天文科普、流星雨观测等多元业态,吸引大量星空爱好者与亲子家庭。未来,黄龙将深化与国际暗天协会的合作,完善暗夜治理体系,推动星空研学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为全球自然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供稿:黄龙景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