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县位于阿坝州西北部,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是连接内地与西北的交通要冲,同时也是繁华的商贸中心和物资汇聚之地。在这里,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如石榴籽般紧密相拥,绘就民族团结、共生共荣的动人画卷。国家税务总局阿坝县税务局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石榴籽工程”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税收主业深度融合,用鲜亮的“税务蓝”守护炽热的“石榴红”,在川西高原书写下民族团结与税收发展互促共进的动人篇章。
双语服务暖民心,政策春风入藏家
“以前去办税,总担心汉语说不好、政策听不懂,现在有了‘卓玛税务站’,藏族干部用家乡话一步步教我操作,发票领到手、社保也缴了,心里踏实极了!”麦昆乡牧民扎西攥着刚办好的社保缴费凭证,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针对阿坝县藏族群众占比高、部分农牧民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的实际情况,阿坝县税务局精准施策,创新推出“卓玛办税缴费”藏汉双语服务。由6名精通藏汉双语的税务干部组成的双语宣传队,常年穿梭在草原牧区的乡间小道上,他们带着双语宣传手册、便携式宣讲设备,把办税服务厅“搬”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藏汉双语税收课堂”53场,覆盖农牧民、个体工商户超5万人次。

税务干部入户宣传讲解税收政策
在办税服务大厅,民族服务专窗格外醒目,双语标识牌清晰规范,还有双语导税员随时待命。“从社保缴费到发票申领,从政策咨询到流程辅导,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都‘手把手’帮到底。”双语导税员吉合毛加介绍,今年以来,已现场辅导农牧民在线办理各类业务300余次,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沟通零障碍”。
流动税课进牧区,政策甘霖润山乡
“税务干部不光走进帐篷讲政策,还跑到虫草山教我们开发票,这么贴心的服务,我们做生意更有底气了!”河支镇虫草商户王女士展示着刚开出的电子发票,对上门服务的税务干部连连称赞。
结合川西高原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的特点,阿坝县税务局摒弃“坐等上门”的服务模式,创新开展“帐篷税课堂”“政策赶集会”等流动服务项目。税务干部组成“马背税宣队”,深入牧区帐篷、虫草交易点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等政策,现场演示电子税务局、“四川税务”APP操作流程。据统计,全年累计开展流动服务47次,将税收政策“活水”直接送到群众身边,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劲的税务动能。

税务干部与返乡高校生到非遗手工基地参观学习
文化交融聚合力,税月同心谱新篇
“文化走廊里既有我们藏族的唐卡、藏绣,又有税收政策漫画,在这里既能感受民族文化,又能学到实用知识,太有意思了!”“尼玛税校”的学生格桑在参观阿坝县税务局“民族团结文化走廊”后,兴奋地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阿坝县税务局精心打造“民族团结文化走廊”,将民族特色文化与税收宣传有机融合,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民族认同、了解税收知识。结合藏历新年等传统节日,阿坝县税务局还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税务干部与结对帮扶的群众一起做糌粑、炸酥肉、跳锅庄,在欢声笑语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今年6月,阿坝县税务局联合阿坝州税务局开展“石榴籽聚力爱心伴童心”结对帮扶活动,为58名少数民族困境儿童送上了装满学习用品的“税务爱心包”。“爱心爸妈”们还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播放爱国电影等方式,为孩子们播下爱国爱党、团结奋进的种子,用温暖与关怀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税务干部走访慰问包联户
如今的阿坝高原,“税务蓝”与“石榴红”交相辉映,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阿坝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石榴籽工程”,以更优的服务、更实的举措、更暖的行动,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让税收红利精准落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税务力量。(文、图/阿坝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