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历时两年打造的重庆规划展览馆新馆将在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市民可通过市规划展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渝快码”小程序等,进行预约参观。
馆内的复古吊脚楼还原山城老重庆样貌
为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控制室内高峰期人流量,保障高质量高品质的参观,规划展览馆新馆将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制,每天可预约1200名游客,平均到各时段预约。
规划展览馆新馆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由“序厅”“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专项规划”“区县规划”等主题展区组成。
初见规划展览馆新馆,便会被其独特的外观所吸引。据介绍,整个建筑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崔愷院士团队领衔设计,建筑利用弹子石广场既有建筑改建,以“起”字意向表现城市“奋起”之意,又以“互”字意向表达重庆落实互联网智能化、互联互通国际化、山水交互绿色化、互建互享人文化的决心作为,突出“绿色、环保、低碳、智能化”理念。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有关负责人介绍,与老馆相比,新馆在内容上增加了很多重庆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比如说,这一次新馆展示的内容,会将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重庆市‘一区两群’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纳入其中,让广大市民可以看到我们城市发展的最新规划内容。”
同时,展示内容从以前主要集中展示城市,扩大到多种形式展示重庆市全域范围。“我们增加了VR影院、全景影院以及飞越重庆4D体验项目,还增添了光影秀、沉浸式打卡等艺术展示的方法。”秦海田说。
探馆当日,笔者走进新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际范”前厅里最为亮眼的巨型球幕“重庆之眼”。通过“重庆之眼”,可一眼看尽重庆与世界的联系,而一旁的上下长屏,则讲述着重庆百年变迁故事。
中庭选取重庆地区特有的穿斗结构吊脚楼为建筑形式,提炼重庆地方元素,完美复刻了重庆独具特色的立体中庭空间,通过一扇扇内里亮着温暖灯光的窗户,数不尽的“重庆烟火”拂过,重庆老百姓的市井生活被原汁原味地展现在眼前。
在城市眺望主模型处,2.87万平方公里的重庆主城都市区在1:7000的沙盘上尽收眼底。通过全域影像、搭载5G远程传输、配置8K超高清影像,观众们可看到别具一格的“城市秀场”。站在历史全景影院的廊桥之上,观众们还可通过“六面屏”包围式仿真环境,360度了解重庆历史发展脉络和重大历史瞬间。
值得关注的是,展厅里处处充满“智慧”。以飞行影院为例,运用无界动感打造而成的飞行影院,采用180度整舱旋转、飞行姿态高仿真模拟、沉浸式巨型胶囊屏幕影像等创新手法,让市民领略重庆38个区县的山水人文风情。“在展厅内的结构投影秀,市民只需隔空挥手,就可让茶花绽放于指尖;只需脚踏地幕,就可让江水荡漾于脚边。”秦海田说,在“智慧建设”中,我们更注重与市民的互动性,希望每一位市民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到“天生重庆”的魅力。(钟晓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