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路修通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我们现在去菖蒲盖不用再绕一大圈了,方便多了!”今年,重庆酉阳县重点工程黑水大涵至双泉双石段公路正式通车,黑水镇大涵村村民杨月娥高兴地说,公路通车了,她发展产业也更有信心了,这是老百姓的一条致富路。
据了解,黑水大涵至双泉双石段公路全长12.7公里,起于黑水镇大涵村便民服务中心,与国道319线相接,终点位于天马村黄家坨与野人凵至猫脑壳旅游公路平交,按照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度7米。该条公路建成投用后,不仅让黑水镇大涵村到菖蒲盖景区的里程缩短20公里,节约行车时间30分钟,更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
酉阳交通建设俯瞰图
回首征程 交通先行促振兴
党的十九大以来,酉阳继续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支撑性工程,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一路快马加鞭,高歌猛进,区域、城乡道路交通变化翻天覆地,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1年7月,渝怀铁路线上,“绿巨人”开进了酉阳县,酉阳人民实现了可乘坐复兴号动车去重庆主城的梦想。包茂高速,缩短了酉阳北上黔江武陵山机场、南下贵州铜仁凤凰机场的距离,酉阳实现了与重要交通枢纽的互联互通,能够快速对接重庆市主城、长沙、贵阳等周边重要城市,客货进出酉阳畅通无阻。
“这几年酉阳在对外大通道方面,可以说是跑出了‘加速度’。”酉阳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升道路建设标准,大力建设产业升级路,是酉阳交通提质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除了不断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外,对县内路网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途经酉酬镇和可大乡的酉水河似一道天然屏障,阻碍了河两岸群众的便利往来。过去,两岸村民去河对岸办事或者“赶乡场”,不仅要很早起来走一坡山路去河边等船,而且坐船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两岸群众的出行往来,酉酬镇江西村至可大乡程香村公路得到升级改造。2020年11月28日,连接酉酬镇和可大乡的江西湾大桥正式通车。“桥通了,我们再也不用坐船过河了,实现了我们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夙愿。”酉酬镇江西村村民吴菊花高兴地说道。江西湾大桥不仅连接了程香村和江西村2万余群众的出行,同时也为可大乡和酉酬镇实现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酉阳农村公路
近年来,酉阳县不断补齐农村交通短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累计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4217公里,完成投资21.8亿元,行政村通畅率、行政村通客车率、村民小组通畅率、村民小组通达率分别达100%、100%、95%、100%。乡镇、村寨交通基础建设日臻完善。
“以前去镇上,爬坡上坎走小路,来回一趟要花3个多小时。”对于交通改善带来的便利,大溪镇的村民王大武感触颇深:“现在路修到家门口,出门可以坐农村客运班车,到镇上一来回只要半个小时。”
“每隔两天就有商贩用小货车把物资运来,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水果、蔬菜、油、盐,方便得很!土特产也有企业上门来收购,直接卖到城里去!”说起这些年来交通改善带来的变化,天山堡村的黄开全赞不绝口。
据介绍,过去五年,酉阳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了交通“大一环”格局,交通与产城景逐步实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有力服务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展望未来 锚定目标奋勇追
今年四月,酉阳铜鼓镇幸福村,酉(阳)沿(河)高速公路穿云而过
在酉阳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为立足全面开创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酉阳新未来,酉阳对未来五年交通发展提出了“建好大通道、畅通主动脉、完善微循环”的目标,着力构建“426”交通网络格局和“1126”交通圈。
“酉阳县交通发展将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锚定‘1234’战略目标,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酉阳县交通局局长冉磊介绍。
一是建好大通道。建成投用酉彭高速,推进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恩黔遵昭铁路、酉永高速、渝湘高速扩能、来酉秀高速建设,构建植覆盖全县、联动周边、畅达全国的“3铁6高”对外交通体系。
二是畅通主动脉。规划建设东环线(凉风至钟南段)、南环线(G319县城过境钟南至东流口段)、西环线(G319小坝新城东流口至付家寨段)、北环线(S522县城过境付家寨至凉风至大杉段),形成桃花源城市更新交通大环线;进一步完善县域大一环;优化以县城为中心,到龚滩、李溪、龙潭、涂市(大溪)、兴隆、黑水方向的6条骨干射线网络;构建“2环6射”内部交通网络格局,努力实现乡镇集镇“1小时达县城、20分钟上高速”目标。
三是完善微循环。建设一批支线连接路、“四好农村路”,打通农村交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村民小组100%通畅目标。
“未来交通发展美丽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开启新的征程。”冉磊说。(秦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