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有一位群众交口称赞的干部,她就是台盟重庆市委会二级调研员、礼让镇川西村第一书记邹习芳。自驻村以来,她细察村情民情,接力帮扶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加速推进产业发展,让百姓富起来、乡村美起来。
邹习芳(右)在了解脱贫户张安详家的渔业养殖情况
锲而不舍
走遍全村访民情
川西村地处礼让镇腹心地带,现有党员78人,全村幅员面积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8亩,主要以水产养殖业和豆筋加工业两大产业为主。全村总户数1193户,总人口3403人,下辖9个村民小组,现有16户脱贫户和2户边缘户。
2021年5月,邹习芳离开舒适的小家,来到礼让镇川西村担任第一书记,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全面掌握村情民情,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她在来川西村之前就大量查阅了该村相关资料,驻村之后,多次召开党员大会、院坝会等,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同时,走村入户,收集了解户情信息;及时整理走访资料,熟悉乡村振兴政策。 通过大量扎实的前期调查,邹习芳发现,川西村具有乡村振兴的良好地理条件和产业基础,但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在掌握村情实况后,邹习芳便加紧建立乡村振兴工作基础台账、脱贫户户情档案,为后期的帮扶施策奠定了良好基础。
倾注真情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川西村,大小不一的鱼塘星罗棋布,被誉为“江南水乡”。近日,脱贫户张安详正在鱼塘捕捞黄辣丁准备出售,得知消息的邹习芳一大早就来到这里,了解他家今年的渔业养殖情况。
张安详今年48岁,在政策的帮扶下,已顺利脱贫,但由于妻子有一定程度精神残疾障碍,小女儿患有多重残疾,需要有人24小时看顾,属脱贫不脱政策户。邹习芳了解情况后,与村干部多次上门倾听他的诉求,积极帮助他解决困难。
2021年6月,邹习芳和村干部一起争取到产业帮扶资金支持其发展渔业产业。通过帮扶,张安详如今对生活充满信心,非常感念党的好政策。
“邹书记来了以后,鼓励我发展渔业,2021年我家45亩鱼塘平均亩产3000多斤,大约赚了10多万元。在她的帮扶下,我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没有她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张安详感慨地说。
精准施策
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川西村以水产养殖和豆筋加工两大产业为主。渔业发展尤为突出,是梁平渔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如何因地施策,利用渔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引导当地群众走质量兴渔、绿色兴渔、品牌强渔之路,也是邹习芳一直坚持的工作。
“我们按照‘渔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在渔产业、渔文化展示、养鱼技术培训、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等休闲观光旅游上下功夫,渔业园区带动了豆筋加工、饲料加工、运输仓储、商贸劳务、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以及1000户农民增收致富。”邹习芳说。
如今,以川西村为核心的“川西渔村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已建成面积达6600亩,其中川西村养殖面积3300亩,养鱼品种达20多种,年产鱼6000余吨,年产值1.3亿元。2021年,全村总产值超3.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川西村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改革试验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接下来,川西村将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做好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章,积极推广生态技术、强化品牌培育,带领村民们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邹习芳说。(郎兴花 郑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