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成都都市圈调研报告|打造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成渝地区发展引擎

刚刚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做优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打造综合能级更高、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为我们立足大局、服务全局、开创新局提供了根本指引。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全省主干城市,成都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域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自觉把自身发展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放在服务全省发展全局中、放在城市新的历史方位中审视和谋划,在起点上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如何科学把握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时代使命


都市圈建设是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深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直接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标志着成都都市圈从前期规划进入建设成势的全新阶段。必须从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战略意义、全局意义、现实意义,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发展合力。


从战略逻辑看,成都都市圈建设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区域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是“低层次平衡—不平衡—高层次平衡”螺旋式上升过程,是极核城市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交互作用带动区域整体提升的动态过程。纽约依托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优势集聚形成纽约都市圈,上海凭借国际门户开放优势集聚形成长三角城市群,极核城市发展能级的每一次跃迁都将带来区域发展水平“水涨船高”。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新时代区域发展规律,深刻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明确要求“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都都市圈建设,有利于统筹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人口和经济空间结构,在深化合作中凝聚共兴合力、实现互利共赢,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时代逻辑看,成都都市圈建设是新背景下畅通经济循环流转的重要保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深刻改变了全球市场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区域市场逐步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着力重点。成都都市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一极,在国内循环中具有空间承载、现代产业、创新活力、消费引领等明显优势,但受限于地理区位局限、国家战略布局等因素影响,在全国第一轮梯度开放格局中处于后发位置,区域开放能力、水平和层次较沿海先发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显得更加迫切。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有利于顺应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在岸化发展趋势,依托区域市场腹地、战略通道、功能平台等现实基础,在内需潜力释放、外需恢复反弹中,形成基于渠道共享、流量互通的协同化运筹联合体,共同构筑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


从实践逻辑看,成都都市圈建设是新阶段下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重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鲜明提出,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这既是中央赋予成渝地区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也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一项牵引性举措,其本质是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前提下,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对利益格局、发展格局的束缚,构建区域一体化治理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关键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好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两大问题,构建联系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成都都市圈建设作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要试验场和承载地,有利于通过先行探索和创新试点,加快打破行政壁垒、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平等协商、各得其所的成本分担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联系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在新一轮产业链分工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中赢得先机、抢占主动。


从价值逻辑看,成都都市圈建设是新条件下回应群众美好期盼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都市圈建设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德眉资三市城镇化水平分别仅为成都的71.82%、69.31%、52.96%,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仅为成都的51.19%、55.95%、29.76%,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成都的81.25%、80.06%、77.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成都的75.05%、74.75%、72.18%。区域发展不充分、服务供给不均衡,导致人才吸引力、生活宜居性和创新活跃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城化红利普惠共享与市民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成都都市圈建设,有利于通过成都优质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持续增加区域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区域差距,率先打造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让区域群众享有更多都市圈改革发展的红利。


如何理性看待成都都市圈建设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成都带头落实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以同城化为路径推进都市圈建设,以“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推进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主干引领作用初步显现,开放合作进程不断加快,都市圈协同发展态势愈加凸显。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成资S3线、成德S11线、成眉S5线扎实推进,都市圈半小时轨道通勤圈基本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扩面提质,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31对;“3绕17射”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形成,区域公路路网密度达172.7公里/百平方公里。融通耦合的创新策源体系加快形成。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成资协同创新中心累计服务科创企业100余户,“盈创动力”德阳、资阳分平台和“科创通”德阳分平台建成投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平台服务实现全覆盖。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快形成。持续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三区三带”,组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15个产业生态圈联盟,“头部+配套”企业合作日趋紧密,1373家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开展产业合作。合作共赢的开放平台体系加快形成。共享国际铁路港和国际空港平台功能,共建国际班列德阳、眉山基地,交子金融“5+2”等平台服务延伸至德眉资三市,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496家德眉资企业,成都农交所德眉资子公司累计成交项目3714宗、交易金额56.31亿元。联防联控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构建“指导协调层—牵头执行层—配合执行层”三级联动体系,河长制E平台应用不断下沉延伸,1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占比100%。建立空气质量联合预测预报系统,2021年都市圈空气优良天数率84.6%、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相继发布两批成德眉资同城生活便捷行动计划,成都214所学校与德眉资三市学校结对,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近2万家,联合组建皮肤、呼吸等医学专科联盟,天府市民云服务延伸至德眉资三市。


总体来看,成都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在中西部地区领先优势明显,2021年GDP超2.5万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33.8%,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超过10%,但与先发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协作引领水平还有差距。都市圈内仅有成德高端能源装备1个跨区域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域内产业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等环节,注册制造业企业主体约18.87万家,但头部企业(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年)仅190余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仅有新希望1家。创新资源集聚转化水平还有差距。都市圈内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6000家,拥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120家,位于中西部前列,但创新资源集聚转化水平亟待提升,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际门户枢纽水平还有差距。都市圈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明显,是国内第二个拥有双4F级机场的都市圈,但国际门户枢纽能级指数在六大都市圈内排名靠后,客货运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开放型经济发展质效有待提升。人口综合承载能力水平还有差距。成都都市圈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基础较好,但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均衡性有待提升,综合承载服务水平指数远落后于上海都市圈、首都都市圈,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仍需进一步强化。


如何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都市圈是发展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成都作为全省发展龙头,必须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坚定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展之举,走好融合并进之路,增创互惠共赢之效。在总体思路上,要紧扣“同城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在策略安排上,要坚持“做强极核、壮大主干、联动五区、支撑全域”,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具体路径上,要突出“提能级、强功能,增动能、促转型,惠民生、办实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现代化的成都都市圈,努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千方百计提升能级位势。坚定落实省委“提升极核发展能级”的重大要求,坚持以功能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持续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推动基本功能优质均衡、就近满足,核心功能提质增效、整体成势,特色功能各展其长、差异协同,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促进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着力提升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强化高端人才集聚、多维信息交互、优质资本运筹、前沿技术转化等核心能力,持续提高全球资源的集聚浓度、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体谋划推动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项目,着力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的创新策源地。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持续巩固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和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充分发挥“两场、两港”枢纽优势,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各类有形、无形网络通道,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和国际供应链体系,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


千方百计强化聚势赋能。强化项目赋能,积极抢抓国家宏观政策窗口期,完善产业协作平台和企业家联盟,包装一批组合优势明显的“政策包”“项目库”,支持企业协同开展产业成链、集群招商,统筹策划形成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强化服务赋能,加强国际贸易结算、信息发布等高端口岸功能建设,深化自贸试验区联动建设,培育引进一批会计评估、法律服务、商务外事等中介机构,加快西部法律服务核心城市建设,打造以成都为中心辐射都市圈的国际化商务服务网络。强化功能赋能,发挥成都高层次功能集聚优势,以“平台城市”思维强化区域功能整体协同和联动布局,构建高位集成、服务全局的都市功能体系,推动区域分工协作协同系统递进演化。强化平台赋能,发挥国家级新区旗舰作用,联动共建国际铁路港、国际空港、总部商务区等合作平台和大科学装置、重大公共技术平台,做大做强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等平台,完善交子金融5+2投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省内市州企业在蓉建立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在蓉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与德眉资合作,推动创新孵化、知识产权服务向市州延伸。


千方百计推进优势互补。聚焦产业分工协作,共建成德临港经济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协同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生态圈,共同打造“实力都市圈”。聚焦创新深度融合,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集中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共同争取落地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创新都市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打造“畅达都市圈”。聚焦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以沱江、岷江和涪江为重点提档建设生态水网,推进水、大气、固废跨界协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共同打造“绿色都市圈”。聚焦统一开放市场建设,树立国际化视野、用好市场化手段,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营造规则统一、标准互认、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共同打造“开放都市圈”。聚焦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同城共享、医疗均质发展、社保无缝对接、政务服务事项通办,推动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连锁化供给,共同打造“幸福都市圈”。


千方百计深化机制创新。要深入推进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改革,率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有效路径,争取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重点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加快破解跨市域生产力布局、产业协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都市圈建设同城化路径试验田。完善跨区域利益联结机制,制定跨区域项目和共建园区的产值统计政策,综合考虑前期要素配置、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合理划分飞地园区等跨区域合作平台的财税利益,建立区域内重大项目协调补偿机制,对企业迁建、总部迁移等存量项目实行基数返还、增量分成的经济利益共享模式。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以土地资源为重点,全面推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跨区域交易,探索将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节余指标跨区域交易,统筹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市域有偿流转,探索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市域流转;构建都市圈人力资源协作平台,协同招引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推行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互认、居民居住证等互认互准制度,促进劳动力和人才跨区域合理流动。(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郑鉴洋  白飞  刘青松  唐松 )


原链接:http://www.cdrb.com.cn/epaper/cdrbpc/202206/01/c9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