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潼南:推动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落地见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支持四川遂宁与重庆潼南等地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建设模式。


  潼南与遂宁同处成渝腹地,山水相依,历史人文相近。作为成渝双城相向发展中的桥头堡城市,近年来,潼南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携手遂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一体化发展,倾力打造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促进两地全面实现深度融合、组团发展,有效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做强成渝地区中部极点支撑。


服务共享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潼南就能申领到遂宁的营业执照,不用单独跑回遂宁,实在太方便了!”日前,身在潼南区的四川遂宁市民何苗,在潼南政务服务中心市场主体注册和许可服务厅,拿到了登记机关为“四川省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营业执照。


  何苗的亲身经历,是潼南区着力推动遂潼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潼南区按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要求,聚焦遂宁、潼南两地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两地政务服务机构联动机制,以流程化、专区化、便民化为着力点,解决两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问题,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22年,新增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101项,事项清单累计达到311项。我们逐项对通办事项细化梳理,研究出台《潼南区“川渝通办”实施细则》,发布川渝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清单(第一批)34项。制定一次性告知书、收件通知书、业务登记台账‘两书一账’。发布‘川渝通办’流程图,推行‘绿-黄-红’工作预警提醒、督促机制,提高通办事项办理质效。实行线下流转寄递费用‘政府买单’,实现一地受理、内部协同、一地办成,真正做到‘最多只跑一次’。”潼南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潼南区还在政务服务中心创设综合性“川渝通办”工作场景,设置1个“通办专区”、9个(公安、社保、医保、民政、企业开办、税务、交通、不动产、社会事务)分领域“通办窗口”、1个自助服务区共3类11个办理地点供群众自愿选择,依托“渝快办”中“川渝通办”服务专区,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做到线上“全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


  据统计,“川渝通办”施行以来,潼南区线上办理“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78万余件,归集政务数据27万余条,调用开放数据5000余次,现场服务1万余件次。


机制创新 共推政策协同联动双城


  自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后,潼南区就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与遂宁的沟通协调,双方逐步形成“立足成渝、联动双城、先行先试、形成典范”的一致努力方向。


  2020年1月17日,遂潼两地共同起草,并向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上报《关于推动遂潼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2020年12月29日,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正式获批。2020年12月31日,四川发展改革委、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方案》。2021年9月21日,《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发展规划》出台。2022年3月4日,潼南区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遂潼实施方案》《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2022年度工作计划》等5个文件……


  同时,遂潼两地还建立了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注重各项政策之间的配套组合,强化政策内容同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联动效应、叠加效应、集成效应。


  两年来,遂潼两地编制报批了先行区国土空间、交通、产业等专项规划,印发了《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揭牌设立遂潼园区临时党委和筹委会;建立了联合招商机制,在上海联合举办先行区全球投资推介会;建立了税收征管一体化机制,统一两地新办纳税人发票核定标准、个体工商户定额程序和标准,推动涉税业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构想,正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潼南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交通互联 构建“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格局


  工地塔吊林立,挖掘机、起重机不停挥舞“铁臂”,施工机械轰鸣,运输车辆有序穿梭……2022年5月12日,潼南区双江镇仙鹅村,潼南双江航电枢纽的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国家交通运输部“十四五”重点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16个重大项目之一、涪江复航重庆境内最后一个梯级开发项目和重庆市级重点项目,潼南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工程一直备受关注。


  双江航电枢纽工程项目上接遂宁市三星航电枢纽,下连潼南航电枢纽,项目建设以航运为主,兼有生态修复、水资源开发、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功能。建成后,500—1000吨级船舶可从四川绵阳直达重庆朝天门码头,将进一步畅通涪江“黄金水道”,有利于推动川渝地区互联互通。


  5月已经进入一年一度的汛期。为确保项目安全度汛,根据要求,工人们采取两班倒的模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完成冲沙闸、消力池、上下引航道、6孔冲沙闸、鱼道进出口段的施工任务,全力确保工程下一阶段的正常施工。


  “上阶段我们既定的‘430’度汛目标已经圆满完成,下一步将实施厂房及安装间、尾水渠挡墙混凝土施工和全面围堰保护下的船闸闸室发电厂房施工阶段。”重庆高速航运建设发展集团双江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白昭鹏表示,将始终以安全度汛为基础,抓好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工作,顺利推进工程建设。


  “实现一体化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基础,为此,我们聚力项目建设,不断加快相关项目的建设和推进步伐。”潼南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两年来,围绕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发展,遂潼两地共同推动重庆至遂宁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纳入规划,遂宁三星船闸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合潼安高速建成通车,渝遂高速扩能潼遂段通过行业审查加紧准备前期工作,遂潼快捷通道潼南双江至米心段建成通车,加快构建成渝双核1小时交通圈、遂潼半小时通勤圈。


  “潼南将紧紧围绕成渝中部综合交通枢纽和主城都市区西北门户枢纽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全力补短板、锻长板、优结构,加快构建‘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格局,持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该负责人表示。


产业共建 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021年5月14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正式授牌,并举行招商入驻项目签约仪式。


  据介绍,该园区规划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将着力构建“一心两带五组团”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一心”即“遂潼之心”,重点布局天然气综合利用功能区、文化旅游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区;“两带”即共建涪江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琼江现代农业示范带;“五组团”即遂宁、潼南两地5个特色产业组团,重点布局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节能环保和绿色建材等产业。


“可以说,遂潼产业一体化发展已经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潼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制造业方面,随着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正式挂牌,在两地毗邻地区的10平方公里面积,将通过成立投资集团公司,推进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


  同时,两地编制了工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方案,推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协作发展,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储气调峰等项目开工建设,两地高新区获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地协同建设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规划建设5个重点平台建设,中防德邦获批国家“小巨人”企业,潼南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智能终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资源和平台共享,新增仪器5880台套,总量达到6980台套,增幅为534.55%,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的建设将为遂宁和潼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遂潼两地将强化“一盘棋”思维,树牢“一体化”理念,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共同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全力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中作出更大贡献。(王静 刘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