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重庆武隆:发挥民营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驱车行驶在重庆市武隆区各个乡镇,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产业正在乡村蓬勃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和丰收的喜悦。

产业带动、吸纳就业、特色种植、返乡创业……这是武隆区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武隆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助力到乡村振兴中,产业兴了、乡村美了、农民富了……民营经济正以不同的方式描绘着当地乡村振兴的美景。


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时下,正是火炉脆桃成熟的季节,在火炉镇筏子村武隆区仙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桃园里,累累硕果色艳香溢,绿叶掩映间,脆桃饱满水嫩,令人垂涎欲滴。

对于公司董事长申建忠来说,他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从7月16日脆桃开园采摘以来,可谓天天都是场硬仗。可纵使任务繁重、环节众多,在沉着干练的申建忠的带领下,果园采摘打包忙而有序、高质高效。

申建忠的头衔可谓众多: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但在他看来,头衔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20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地钻研、推广桃树种植技术,探索脆桃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路径,让筏子村千亩荒山变成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飘香果园。

在申建忠的带领下,筏子村200余户农户以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劳动服务等方式参与到脆桃产业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230人,发展脆桃种植面积3500亩,并实现32户贫困户年收入4万元以上,全村俨然已成为一个特色产业脱贫示范村。

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是乡村振兴的“铁抓手”。漫山遍野的脆桃诉说一方产业的兴盛,更映照出户户村民的美好“钱”景。

近年来,武隆区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集中力量帮助脱贫村制定发展规划,不断增强脱贫村的“造血”功能,让脱贫村的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武隆区立足乡村振兴,以产业为重点,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用心、用情、用力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能致富,实现产业发展壮大、群众致富增收的双赢成效。


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自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村里落户发展笋竹产业以来,家里10余亩地都流转给了公司,有了效益。加上在基地务工每月近4000块钱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强……”在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里,村民彭炳林高兴地说道。

2019年11月,在外打拼多年的黄飞,毅然回乡创业,在桐梓镇成立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笋竹种植、加工、销售、竹产品加工以及乡村旅游开发。每年竹笋采摘旺季,在笋竹种植基地,每天都有100余名当地农户在基地里务工,这些做工的农户靠着笋竹产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据黄飞介绍,公司通过土地租用、土地入股、保底回收等模式,发展笋竹标准化连片种植,优先吸纳辖区内有务工意愿的当地村民到公司种植基地、加工车间从事种植、加工、管理、运输等工作,赚取非农收入。

“公司现有固定职工45人,常年临时工60人,季节性临时工200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共支付当地民工工资620余万元,当地大部分剩余劳力都被吸纳进来。此外,为了鼓励有条件的农户种植御竹,公司还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并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农户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竹笋长势喜人,以后除了销往重庆主城外,还准备销往广州、深圳、上海等沿海城市。”黄飞说,产业不断发展,剩余劳力几乎都有活干,依靠租地、务工、种植,家家户户都能实现增收。

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只是武隆区民营企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增强当地发展后劲的缩影。近年来,武隆区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通过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脱贫户”等多种利益联结,实现了村集体、公司、农户收入的持续增长。


民企优势成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重庆市茗臻农业有限公司示范园坐落在后坪苗族土家族乡,该乡适合茶叶种植,但在企业没成立前,农民是自发种植,品种及面积均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品质参差不齐,种植效益普遍不高。

其实,新中国成立前武隆青茶加工工艺就在后坪一带流传,当时加工工艺简单,但加工的茶叶却有着清汤、青色、清香、青叶的“四清”特色,到六七十年代更是盛行,形成了产不够销的局面。

为此,该乡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然而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引进的品种杂乱,所产的茶叶品质下降,没有了原来的“四清”特色,茶叶逐渐失去了市场。

重庆市茗臻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成是当地知名的制茶能手,已从事茶叶生产30多年。2013年,赵伟成在走访中发现,武隆青茶加工工艺并没有变,只是在茶叶大发展中,村民抛弃了当地的天然茶树,导致产品达不到四清特色。

为了把武隆青茶品牌做大做强,赵伟成带领团队建立起标准的品种对比园,引进国内优良茶树品种与武隆青茶基地已筛选出来的几个品种进,并行扦插对比,根据茶树生长的情况,选育出2到3个品种进行培育,经过几年的加工对比,选出了适应武隆青茶的最佳品种并进行推广换种。

“这一工作繁琐而漫长,但对武隆茶叶产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力,茶树品种的选育、生长环境、气候、土壤及加工工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最终形成的产品自然是无法复制的。”赵伟成表示,看似简单的茶叶种植、加工,同样是一个庞杂的大体系,企业从种、育、管、产、储、销、联等多环节入手,打通了发展武隆青茶的全产业链条。

据了解,目前,后坪全乡已有茶园面积6000亩,加工年产值接近500万元。“建这样高标准的茶园示范园,村民没有这个实力,但我们企业能做到,确保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农户可以增收致富。”赵伟成说。

“企业有资金、信息、技术及产品销售方面的优势,对广大农户来说,缺乏的正是这些要素。”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武隆区引导企业发挥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投资兴业、产业培植、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乡村振兴“蓄势添能”。

如果说村民是农村发展的基础,那么现在民营企业就是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更是缺不了这种力量的领跑。在全区,一大批民营企业正投身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张再行)


(实习编辑:钟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