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忠县:厉兵秣马抗旱灾 “虎口”夺粮保丰收

“秋老虎”肆虐的八月,持续40天的大范围、高强度罕见高温天气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让重庆忠县农作物受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夺取秋粮和全年农业丰收,确保重要农产品保供成为该县农业农村委当前重点任务。连日来,忠县农业农村委紧急部署防旱抗旱工作,包片负责,服务到田,筹备在前,千方百计降低高温天气造成的灾害损失。


16支队伍下沉一线抗旱


“各工作组要深入各乡镇受旱严重地区,实地调查了解农业生产受影响情况、抗旱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了解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沉一线协调落实生产用水、抗旱技术措施等,指导晚秋生产,帮助农户协调解决实际困难。”8月25日,忠县农业农村委主任李浩再次发出“作战令”,县农业农村委集结组成16支农业生产防旱抗旱工作组,立即奔赴29个乡镇(街道)开展农业抗旱指导服务。

早在旱情刚开始之时,忠县农业农村委就启动了“专班工作制”,采用“扁平化、领衔制”的管理模式,16位委领导直接负责16个农业生产防旱抗旱工作组,联系的领导干部要求每周到联系乡镇(街道)1至2次,并建立日常工作沟通联系机制,让每条战线、每个小组、每个层级的领导干部全部、全程参与抗旱重点工作。搭建“1+1+X”专班组织架构,即1名委领导+1个内设科室+X个对接乡镇(街道)的模式,对关联乡镇(街道)农事生产抗旱工作“一抓到底”。

同时,搭建“常规工作+科室”和“重点工作+专班”的“双回路”工作机制,打破科室壁垒,深度整合资源,最大限度挖掘专班抗旱成效。落实“日监测、日汇总、日研判、日调度”工作制度,明确掌握各类作物、农产品受灾面积、减产规模、经济损失状态,形成重点关注清单,针对性开展救灾工作。


线上线下技术保障到位


面对当前抗灾救灾严峻的形势,忠县农业农村委树立“减灾就是增收”的理念,针对水稻、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生猪、家禽、牛羊等畜禽,蔬菜、水果、柑橘等经济作物,及时分类梳理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的生产技术。

“旱地作物,可以采用秸秆、地膜覆盖等措施,减少地表裸露,保持土壤墒情,受旱较轻的地区,采取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措施,提升作物抗旱能力。”烈日炎炎的山头上、田野间,技术员们在大豆田里指导豆农抗旱要点。

16支农业生产防旱抗旱工作组,60余名粮油、茶叶、畜牧、植保、水稻、水果、蔬菜等领域的专家到田到户,携带技术资料,在降温措施、土壤保墒、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生产指导服务,鼓励群众结合实际分作物、分品种、分区域因地因苗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导致的农事生产损失。

在线上,农技专家第一时间将相关指导文件及时转发至乡镇(街道)、企业、农业系统工作群,利用微信、QQ等现代化设备,及时开展技术指导。

与此同时,秋粮收割现场也是紧锣密鼓。县农业农村委加强农机装备和社会化服务队伍调配,做到抢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今年忠县共组织各类农机具共5.7万台(件),紧急动员组织机手连夜作业、抢时抢收,农业农村委及时提供机收作业信息,指导收割机合理流动,形成集中会战与全面推进的生产格局,有效地加快了稻收进度。目前,高温干旱天气对忠县部分缺水和迟播稻田影响较大。低坝河谷地区水稻收割已经全部完成,海拔400米以上的中坝地区收获进度在70%以上,机收水稻面积超25万亩。


提前谋划晚秋补损失


如何为农户兜住受灾损失,如何为晚秋生产做好准备?忠县农业农村委提早谋划,有针对性地开出补救“处方”,提早制定灾后补救措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忠县农业农村委树立“早秋粮损晚秋补”理念,提前做好晚秋生产准备。一方面指导各乡镇(街道)合理安排受灾区域补改种计划,鼓励充分利用复耕复垦撂荒地,优先补改种粮食、速生蔬菜等重点保供作物,努力扩大晚秋及冬季农作物秋播面积。另一方面把晚秋作为一季庄稼来种,抓紧储备秋播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做好农机具检修,适时开展田地翻耕等农事活动,为秋播做好充足准备,筑牢全年粮食及农业丰收最后一道防线。

为尽量减少农户因旱情带来的损失,忠县农业农村委保持与各乡镇(街道)、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密切联系,及时点对点核实灾情,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并督促涉农保险公司根据灾情迅速启动灾害保险理赔,确保农业保险早定损、早赔付、早兑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仅7月份,忠县已经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1216件(次),理赔金额476.5万元。(伯华 黄香灵)


(实习编辑:钟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