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小程序”兴警“大作为” “二维码”托起平安梦——记江津公安科技信息化支队

“旭哥,你快来看一下这个小程序,我觉得这个功能还可以这样优化……”

“秋秋,警车钥匙在哪?我马上去派出所,他们连不上网了。”

在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一走到科技信息化支队所在的楼层,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声音,“网”“数据”“二维码”“小程序”是其中的高频热词。走近办公室,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情景映入眼帘,民警辅警都在高效地处理着手上的事务,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氛围像阳光一样扑面而来。



这个团队朝气又锐气


在江津区公安局,提到科技信息化支队,有两个特点为人熟知:一是年轻,二是新锐。

说这个集体年轻,是因为科技信息化支队正式成立于2022年,虽然其前身为科技通信科、脱胎于历史“悠久”的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支队,但毕竟也才正式更名几个月,算是非常年轻的集体;更重要的是,该集体有7名民警,平均年龄34岁,哪怕是算上资深的技术员辅警同志,平均年龄也不过37岁。

“年轻”二字,在集体和队伍构成上都名副其实,但其实“年轻”还有第三层含义,就是这9名同志体现出来的朝气蓬勃、勤学善思和敢试敢闯的劲头。



据科技信息化支队支队长杨建中介绍,支队在对业务的精进和追求方面,有着完善成熟的“周月季年”“四个一”运行机制,即每周一次学习分享、每月一次学习总结、每季度一期学习专报、每半年一个研发课题,支队所有成员须确立中心话题、搜集各方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形成研究报告,宣讲、讨论、碰撞,集思广益,头脑风暴。

持续不断的学习,令这个集体朝气蓬勃、生机焕发、活力十足,也造就了第二个特点“锐气”——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科技信息化支队始终在科技前沿飞奔,他们嘴里蹦出来的词——“数字孪生”“数据建模”,时常令大家耳目一新;获得的奖项也新锐,该支队获评“2021年度江津区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在重庆市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荣立2次集体三等功,荣获2次集体嘉奖。哪怕是普普通通的小程序和二维码,也能通过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匠心雕琢而变得不一样,承载起科技兴警的大作为和维护稳定的平安梦。


“渝康码”之前的“平津码”


“您好,请扫一下‘平津码’,十秒登记,快速通过!”2020年2月11日晚上,在西江大道疫情防控卡点,民警正在引导群众自助扫码登记。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做好辖区疫情防控,须对入津的车辆、人员进行严格登记,用传统纸笔采集登记信息,耗时、费力、易错漏,且须二次录入才可转换使用,同时还存在疫情传播风险。

科信一帮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迅速联系科技公司,提出使用二维码进行电子数据登记的设想与需求,与科技公司一起,仅用不到30个小时,就在“平安江津”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平津码”登记小程序,群众扫码即可登记,极大缩短了群众排队时间、缓解了交通压力,也让流调溯源变得有迹可循,同时确保了数据的鲜活、准确与二次利用。

一个多月后,功能更加完善的“渝康码”面世,“平津码”带着收集到的130余万条人员信息、413.1万条场所扫码轨迹信息等等共计1200万数据信息,顺利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场。而这1200万信息,也被用来进一步分析使用,实现了防疫工作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两统筹”“两促进”。


“一标三实+N”,打造智慧城市


疫情暂告一段落后,科技信息化支队又沉心静气,继续埋头研究“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

在此前的信息登记中,大家习惯于用小区名字、描述性语言来录入地址信息,具有较大的主观性,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后台收到的数据信息无法在公安库内完成匹配,极大地制约了数据的后续利用。

迎难而上,破题奋进。科技信息化支队全体人员再次集中攻坚,短期内研发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程序,利用标准地址生成唯一的二维码,并在扫码后借助“北斗”系统现场定位房屋经纬度,自动同步进入高精三维地图,顺利完成地理信息与地址信息的精准统一,有助于公安机关在破案打击、维护治安、服务群众方面及时调取最新数据,助力科学决策。

目前,该采集程序已实现居民自主申报约20万人,且还在不断增长;同时,支队探索面向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居民住户,通过二维码开展不同场景应用,实现“一键报警”“一键查询”等服务,着力升级打造“一标三实+N”建设。

“大数据时代,公安机关不能孤军奋战。要打破各行业间的数据壁垒,让数据脱敏交互,产生最大效能。”杨建中说,“互利共赢、携手共建智慧城市,让社会更高效、更便捷、更平安,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

“小程序”上承载起兴警“大作为”,一张张“二维码”托起平安梦,科技信息化支队还将砥砺奋进、奋勇直前,全力奏响引领智慧警务改革的时代强音。(龚轩)


(实习编辑:陈蝶 钟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