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璧山:以制促治 “幸福河”绘出绿色发展新篇章

璧山区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以西,辖区无过境河流和外来水源,主要河流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和72条支流溪河组成了区内的地表水系格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556立方米,属缺水地区。

近年来,璧山区着力破解缺水瓶颈,打出组合拳,统筹开展治水、管水、节水、兴水等工作,以璧南河治理为推手拉开“幸福河”建设大幕,经过匠心治理和深化改革,绿水青山释放出蓬勃活力。


深化水利改革 “幸福河”滋养百姓美好生活


“之前璧南河的水都是黑的,还很臭,每次经过都恨不得绕路,现在水变清亮了,大家都喜欢饭后来散散步。”住在璧南河河畔的市民赵有琴提起璧南河的变化感慨万千。

近年来,璧山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生态之城、儒雅之城、活力之城、一生之城”这一目标,不断探索建设“幸福河”。面临区域缺水的发展瓶颈,2010年璧山制定了“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水”的治水措施。

在治污方面,璧山区先从对河水及水源造成“伤害”的污染源治起,先后关停741家污染企业和500余家有污染的养殖场,堵住了污染源。

在河流治理中,璧山区坚持沿璧南河岸退让48米作为保护范围,按照“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科学治河举措,在修建防洪堤的同时,也对璧南河进行了清淤疏浚、对河岸进行绿化美化的生态修复。如今,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拓宽加固、两岸绿化而形成的生态型河流风景线长50余公里。在治水过程中,璧山区首先加快水利设施的建设,把有限的水资源留在璧山。五年来,璧山区扩建1座中型水库,新建12座小型水库。除此之外,还整治扩容了2800口山坪塘,新增蓄水能力近6000万立方米。

在开辟水资源的同时,璧山区还在节水、综合用水上挖潜力。全面改造城区4.2万户居民用水“一户一表”的同时,也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共创建233个节水型单位。升级改造全区供水管网也是节水的重要工程,管网漏损率降低了11.77%。通过中水的循环利用、节水措施的落实等,目前,璧山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城市环境用水等得到了保证。


“一河一档”精准施策 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巡河不是溜河,不能走过场,就是要查找河流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所有问题都整改后,河水自然就清了。”八塘镇党委书记刘刚是璧北河八塘段的镇级河长,至少一周一次的巡河工作已经成为他的责任。

目前,34名在职区级领导分别任34条区级河流河长,全区69个区级部门作为区级河流牵头单位,15个镇街122名镇级河长、166名村级河长协同推进水污染防治与河长制工作,用心用力守护大小河流。无论是璧南河等重点河流还是百姓门前的小河小溪,在璧山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专属管家”,每条河流都有了自己的“户口本”。

据统计,今年以来,璧山区各级河长开展巡河13985次,巡河完成率120.37%,上报问题1635个,已办结1585个。

为了让护河更有力有效,璧山区还着力加大河湖联合执法力度,开通河湖水质环保投诉热线,并在区级媒体上定期公布河流水质,接受群众监督。每个月在河长工作例会上视频集中曝光污水偷排直排乱排查处情况并派发限期整改交办单,督促其及时整改到位。

随着各项工作有序实施,2021年,璧山区48个重点监测断面、35条主次河流已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其中璧南、璧北、梅江3条主要河流稳定达到Ⅲ类水质,32条次级河流达到Ⅳ类或Ⅲ类以上水质,辖区水系开启“一键美颜”。

精准治河、科学治河、长效管河,璧山在推动河长制从“整治”向“长治”转变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建设“幸福河”的有效路径。


以“水”兴城 实现生态绿色发展


“幸福河”建设让璧山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在2017年中国首届“最美家乡河”评选中,璧南河成为10条“最美家乡河”之一,也是当年重庆市唯一入选的河流。2021年璧山区水利局也被水利部表彰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璧山区还荣获国务院2021年度河长制湖长制激励。

而随着“幸福河”的建设不断推进,璧山已拿到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等20张国字号的名片。

在城市快速发展中,璧山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同步发展。在城市扩张中,璧山区坚持“遇沟不填、遇水架桥、水系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到了大水体建水生态主题公园、小水体现原貌。同时,大河沟不覆盖,小河沟建湿地,水体连通现清流,使城市建设实现了山与水、水与城、城与人的和谐共生,以水的“灵气”,彰显出城市的“神气”,滋润了老百姓的“福气”。

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宜居的生态之城、公园之城是新时代治水兴水带给璧山人最美好、最和谐的家园。城区内观音塘湿地公园、秀湖湿地公园、古道湾公园等星罗棋布,大小水生态湿地公园多达36个,璧山正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之城、生态之城、亲水宜居之地。

在治水兴水过程中,璧山的经济也实现了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其国家级高新区已建成30余平方公里,入驻科技型企业1400多家,2021年璧山GDP增速10.4%,居全市第一。

如今,人水和谐的新蓝图已在璧山遍地展开,一幅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宜居之美的时代画卷尽收眼底。在水光潋滟中,山峦似锦、江河如画,赋予璧山这座绿城更多色彩。(胡苏)


(实习编辑:陈蝶 钟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