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彭水大垭乡:一个美丽乡村的发展之路

金秋时节,走进群山环抱的重庆市彭水县大垭乡,一座座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庭院,一条条蜿蜒盘旋的硬化公路,三三两两的村民们趁着大好时节,忙着抢收农作物,一幅幅乡村美景图跃然于眼前。

“以前我们这个乡,说有好差就有好差。如今真的是一年一个样。”家住木蜡村1组的村民李先容,一说起现在乡里的变化,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乡里发展了核桃、花生、大棚养鱼等产业,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大家精神面貌好了,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足了……”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近年来的喜人变化。

很难想象,之前的大垭乡,曾是市级深度贫困乡之一。如今的大垭乡,早已变成了村民们口中的致富乡、幸福乡。


实施种养结合 产业多点开花


走进木蜡村便民服务中心旁,村民们正趁着好时节,晾晒着刚刚采收的黑花生。

“黑花生营养价值高,市场价也高,散卖能卖到24元至36元一斤。”木蜡村党支部书记冉巡表示,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帮扶下,村里引进种植了黑花生,由村集体牵头,在全村共同发展。

木蜡村1组的村民马群英,今年就种植了3亩黑花生。“这个花生要得,产量高,效益好!”马群英说,今年虽然受旱情影响,但是亩产也能达到300斤左右。

而在距离不远处的跑山鸡养殖场,成百上千的跑山鸡在山林里活蹦乱跳,养殖场基地负责人王天忠正在给鸡喂食。

王天忠说,他养殖的是跑山鸡,从小到大一直喂的是玉米等粮食,鸡肉质鲜嫩,炖汤鲜美,在市场上很受青睐。“一只鸡杀了抽真空,最低价就是120元一只,最高能达到148元一只,纯利润在25元左右。”王天忠说,今年喂养了1500只,按最低价120元一只计算,除去成本,预计能增收7万元。

产业,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稳进动力。大垭乡党委政府深知这一点,于是大胆探索,在辖区内各村落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引导村民们走上产业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大垭乡党委书记罗贵阳表示,大垭乡立足渝黔门户,具有生态绿色优势,要大力实施生态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康养滋补产业,重点在核桃、花生、黄精、土鸡产业上提质增效,以产业为引领,打造渝黔边贸乡村振兴先行示范。


乡村面貌靓起来 乡村气质提起来


院落错落有致,道路盘旋蜿蜒,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走进大垭村唐家坝,眼前的乡村美景让人眼前一亮。

“还是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搞得好!”大垭乡工作人员龙娟说,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村民们家的房子改造了,道路修到了家门口,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据介绍,唐家坝是一个传统苗寨。近年来,唐家坝开启了人居环境整治,更换了老旧的木栏杆,修补了破损的墙壁,门前的院坝和道路得到了硬化,汽车就能开到院坝,公路边、农屋旁还摆放了分类垃圾桶,院落里还新增了一些健身器材。

在乌青瓦片的掩映下,唐家坝的院落就此多了几分雅致的格调。漫步于唐家坝苗寨,一片片梯田相伴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红花间,传统苗寨风格独具,一派宁静祥和、美丽乡村的景象。

也正是凭借这美丽的人居环境,这里的村民们也获得了增收致富的一大“法宝”:开起了乡村旅馆,发展了乡村苗家乐。

近年来,大垭乡按照“建管并重,综合治理,村庄变样”目标,以农村生活垃圾、村容村貌、环境意识提升等为主攻方向,在“抓示范、建机制、补短板、促提升”上狠下功夫,大力整治人居环境,让乡村面貌“靓”起来,乡村“气质”提起来。

如今,大垭乡已经建成大垭村唐家坝、木蜡村石窖田和木林溪、龙龟村浩口人居环境改造示范点和塘口移民集中安置点,人居环境整治已经覆盖了大垭乡1072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为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家风家训馆 良好风尚润民心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塘口移民集中安置点家风家训馆,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同时关于一些家风、家训的名言警句让人一目了然。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辖区家庭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大垭乡筹集资金,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现有的文化场所,打造了家风家训馆,让其真正成为乡亲们学习交流家风家训的重要场所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载体。

“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着力点,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大垭乡党委书记罗贵阳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垭乡将逐步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家风家训馆为载体,以苗寨农门阵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乡贤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重家教立家规树家风传家训,在每一个家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新风尚。

如今的大垭乡,产业正蓬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铆足干劲向前闯,致富的大垭乡、幸福的大垭乡,正在新时代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唐源 张玉婷)


(实习编辑:陈蝶 钟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