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60天的“水”与“火”——中建四局天府国际机场北线项目涵洞施工纪实

在人们眼里,尤其是建筑人眼里,75米的涵洞工程施工,可谓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但是,遇到“在河道里施工,雨天连连,洪水泛滥,强烈高温,拉闸限电,工人因难做‘甩手’走人……”这些一个都不能小觑的事情,你还能说“小事一桩”吗?

事有凑巧,这事儿,中建四局承建的天府国际机场片区机场北线项目就真的遇上了!他们“过三关斩六将”,60天里较量“水深”与“火热”,给业主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后期工程的推进和优质履约打下了坚实基础。



挖运3万多方淤泥,苦煞众人


机场北线道路工程(东段)施工一标段项目(简称“机场北线项目”),是四川省重点工程项目。道路总长3683米,双向6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含1180米下穿隧道。其中两座大桥共527米,路基1975米,10座涵洞共1247米,还包括9000米给排水管线、交安、照明及相关附属工程。

今年5月20日,在完成截流围堰、引流管等相关施工后,75米长的双曲拱涵(2-6m×5m)涵洞开始施工。

“涵洞是在约30米宽、3米多深的河道里施工。在稀泥坑里干活,五六月雨水又多。难啊!”如今,项目路基工区经理刘正林回忆起来还眉毛紧锁,“这个涵洞是项目第一个控制性工程,早一天完工,对后面的施工就多创一分条件。”

项目部组织了7台挖机挖淤泥,高峰期27辆车运输淤泥。只要是晴好天气,项目领导班子夜间带班,现场管理人员组织24小时抢挖抢运。遇到下雨、洪水,因下游排水能力不足,基坑灌满近3万方洪水、淤泥,大家就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待雨停后便集中抽排、清淤。基坑施工期间,洪水冲淹近10次,消耗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尽管如此,施工员崔健源乐观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为了把晴天“拉满弓”地使劲干。下雨停工期间,所有机械都要检修,晴天施工不得中途去加油。20天的抢挖抢运中,几十台机械包括抽水机没有1台在作业时“停摆”,完成了3万多方的淤泥清挖清运任务。



拱形支模难,接连走了两拨木工


6月下旬的一天,凌晨3时许,涵洞底板钢筋绑扎完毕,通过验收。刘正林等现场管理人员疲惫的脸庞露出一丝微笑:“明天可以打混凝土了!”

躺在床上,刘正林看了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欣然入睡。

偌大的雷声、风声、雨声,把他从酣睡中惊醒。望着窗外的雷鸣闪电和瓢泼大雨,他一边吐着烟雾,一边嘀咕着:“这鬼天,咋个又撒起泼来了!”

天麻麻亮时,雨停了。刘正林立马通知相关人员抽水。

1.2米厚的涵洞底板总算完工。接着开始搭建满堂架、双排脚手架,绑扎、焊接钢筋。而这时候,下游工地排水管道已完全破坏,河水只能经涵洞底板上方往下游排,现场面临着“涉水施工”的窘境。没有合适尺码水鞋的刘正林,经常直接穿劳保鞋泡水里穿梭。

6.5米高的涵洞上部分是拱形。拱形支模比起普通的箱涵要难一些。第一拨木工都做了7天,但还是“甩手”不干了,称在“钢筋笼”里支模太热,难度太大,耗时也很长。“这样不如做房建挣的钱多,划不来。”一木工把话说白了。

项目经理刘宁波急了,找到劳务现场负责人,说:“陈经理,时间不等人,你赶快重新组织木工,找以前做过类似的工人。”

时隔2天,第二拨木工进场。做了四五天,大部分木工跟第一拨木工几乎一个说法,又走了只剩下几个人。

第三拨木工来了后,先对他们做技术交底,再到施工现场做示范培训,让木工真正搞清楚怎么关模才能节约时间、符合规定。

27个木工干得得心应手。“以前,我们只顾埋头干活,通过技术培训,学到了新的方法。”一位木工高兴地说。


巧战高温,75米涵洞完美收官


今年8月,四川省创下了61年来连续20多天最强烈高温天气。简阳又创下了成都最高温度43.6摄氏度的记录!

在这种恶劣高温天气下,项目团队巧战高温。

刘宁波召集项目管理会议,调整了现场作息时间,上午5:30至10:00,下午17:30至夜间23:30。尽管如此,这段时间气温仍然接近35度,项目从未放松过“送清凉、防中暑”工作。

“来,师傅喝一支藿香正气液。”“师傅,稍休息一会儿,吃点西瓜。”安全总监何文星和安全员汪文,每天都要去施工现场,把解暑物品挨个送到工人手上。

“师傅,如果你感觉头晕、胸闷、恶心,就要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回寝室休息,同时要告诉我们哈。”何文星每天晨会都要重复这话,“搭设钢管,一定要挂上安全钩……”在现场,工人安全帽帽带系得不紧,他们都要立即予以纠正。因此,涵洞施工中,没有一人中暑,也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更难能可贵的是,以往矛盾重重的安全员和工人,在这里竟然成了知心朋友。

在限电拉闸期间,项目部就用发电机照明施工。

88天中,下雨、洪水无法施工就占了28天。经过足足60天“水”与“火”的“洗礼”和“烤验”。涵洞施工完美收官,随后业主送来表扬信……(李安心 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