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潼南: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做靓“周末到潼南”城市营销品牌

这里,两江环绕,四季有景。这里,是重庆市级非遗太安鱼烹饪技艺、双江莲萧、花岩女子狮舞的发源地,拥有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镇和世界第一室内金佛,是共和国百名英烈杨闇公、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里,是川戏的“戏窝子”,也是巴渝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有万亩油菜花海、大佛寺、龙多山、香水百荷、青云湖、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吸引海内外游客,是热度不断攀升的文旅城市。


陈抟故里景区油菜花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潼南区大力推进优秀文化传承,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潼南历史脉络、文化肌理,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依托文化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潼南旅游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国家级旅游景区不断增多,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新型文旅消费业态逐步形成,文旅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基层群众,绘就出一幅“诗和远方”的美丽画卷。

按照潼南区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塑造高颜值山清水秀美丽潼南,建设重庆都市圈人文康养宜居区,潼南正围绕“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的总体目标,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知名旅游目的地,全面做靓“周末到潼南”城市营销品牌。


挖掘优势 打造文旅精品线路


走进杨闇公故里景区,你仿佛会听见,革命先烈那穿云裂石般高呼“我头可断,志不可夺”,仍然激励着后人;漫步于古镇小街,石阶起落,尽享旧时民居古韵幽深,瞬间让人回到从前。作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镇以精致典雅的明清文化古迹和大气磅礴的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巴渝本色。

潼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拥有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家风文化等优秀文化。同时,潼南气候宜人,四季花开,旅游资源丰富,好景美不胜收。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以打造景区景点为抓手,以举办菜花节、柠檬节、龙多山登山节等节会为带动,突出地方特色,不断加快发展步伐,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明显提升,努力朝着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潼南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三个核心景区带动推出“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礼佛游”“养生游”5大精品线路,开通“涪江风情游”并获评市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太安-柏梓乡村旅游并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个个景点精心设计、一个个景区精心打造,发挥带动效应,把招牌立起来,把产品做出来,把知名度传出去。

目前,潼南区已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市级旅游度假区1处,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16处。建成崇龛镇葫芦坝首个文创基地,香水百荷田园综合体成功创建为“市级乡村文化乐园”,太安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市级旅游度假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大力打造大佛寺-双江古镇景区,规划建设国家级涪江休闲旅游度假区。不仅如此,潼南区还积极推动文旅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携手遂宁共建红色旅游联盟,推出“云游杨闇公杨尚昆故里”等线上展览,打造红色文旅精品专线2条,协同举办2021年中国旅游日等多个主题宣传活动,年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

这十年,潼南充分发掘优质文旅资源,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全区年均旅游接待突破1000万人次,相继取得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一带一路”·休闲度假旅游名城、重庆最美生态旅游区、重庆市赏花胜地、“文化软实力提升优秀城市”“文旅融合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

潼南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区将坚持“文旅+”“+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知名旅游目的地,持续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加快旅游智慧平台建设,大力开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建设涪江休闲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提档升级大佛寺、双江古镇等核心景区,拓展陈抟故里、太安-柏梓等乡村旅游基地,建设潼南博物馆、佛缘文创街区等项目,让游客到潼南旅游有更多选择,让“周末到潼南”声名远播。


深度融合 四季节会带来人气商机


每年10月至11月,金灿灿的柠檬挂满枝头,小小酸柠檬让果农过上了甜日子。全区柠檬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产业综合产值达36亿元。而柠檬仅是潼南农业“金名片”的其中一个。2021年,潼南区农业总产值达122.4亿元,产量居全市第一的还有蔬菜和优质粮油。

农业是潼南的优势和特色,更是因地制宜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底气。每到阳春时节,在崇龛镇,万亩金黄的花田,穿插着白、红、紫、粉等彩色油菜花,交织成太极图、3D太极人等图案……潼南的油菜花以节会为媒,赏花游引来了众多的游客,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潼南油菜花节办了一届又一届,已然成为当地每年一度的盛会,也是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在菜花节的领跑下,潼南力争做到四季有花,月月有节会。

3月涪江半程马拉松活动、桃花旅游文化节;4月龙多山非遗节、桑葚采摘节;5月玫瑰旅游文化节、生态小龙虾节;6月龙舟赛、蔬菜节;7-8月荷花节、葡萄水果采摘节;9月骑跑两项、农民丰收节、柚子采摘节;10月国际柠檬节;11-12月柑橘水果采摘节……近年,潼南区紧扣“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乡愁潼南”主题,依托这20余个节会,推出第七届重庆非遗暨老字号博览会、花海踏浪·摇滚音乐节、“成渝地·巴蜀情”文化展演、非遗展示展销等活动500余次。同时点亮“夜游经济”,推出涪江两岸灯光秀、夜游双江古镇等3个旅游体验项目,举办“不夜潼南·嗨吃嗨购节”,持续激发夜间消费活力。

在肥沃的土地上,潼南人种出了特色高效农产品,但要把农业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他们还不满足于此,而是加大创新力度,围绕“共享”二字做起文章,“我在潼南有块田、有口塘、有片林、有间房”共享梦想在潼南逐步实现。

在双江镇,金龙社区共享农场则毗邻杨尚昆旧居。坐拥区位优势,农场策划推出“G246国道-双江中学-杨尚昆旧居四知堂-粮蔬优共享农场”参观路线,打造畅游双江古镇、杨尚昆旧居四知堂红色教育、蔬菜种植亲子活动、农庄采摘赏花垂钓等休闲体验项目。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开园当天,便有30多个家庭现场认领,收入近万元。

目前,潼南已有近20个镇街启动了“共享农场(庄)”建设,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潼南利用旅游节会,发展都市农业、智慧农业、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引导当地农民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带动5000余户1.8万余人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解决2.4万余人就业问题。


发展为民 推动文化成果全员共享


“‘倾心宝玉无由见’,猜一个字,大家有知道的吗?答对了还有小奖励哟!”在文化进万家活动现场,舞蹈、歌曲、手写对联、拍摄“全家福”、精美剪纸……吸引了众多村民围观参与,为收获的“文化大礼包”欣喜不已。

“像我们老年人,有这样的表演看肯定比平时和几个老人摆家长里短要欢喜得多。你看嘛,好热闹嘛!”天印村居民何百顺介绍,每次知道村里有表演,自己绝对是第一个捧场的。

据了解,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潼南区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1+4”国家示范项目,送村级演出服务5000余场,“艺术培训公益服务”“品牌文化活动服务”“传统文化服务”年惠及160万人次。“潼城潼阅”“我们的节日”“闇公杯”“文化下基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每年组织群众文体活动5000余场次。升级改造区、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成镇街文化服务中心23个、文化中心户131个、农家书屋281个,文化馆、图书馆分馆覆盖23个镇街,免费开放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年服务人口达400余万人次。

“游完双江,下一站我们还想去大佛寺湿地公园转转,因为不要门票,对我们来说很有吸引力。”遂宁游客饶棋介绍,现在遂宁市民享受潼南景区门票优惠。这是潼遂文旅一体化发展以来,最能够直观反映出惠及两地市民一项旅游政策。“现在很多乡村酒店、农家乐就开在景区旁,也不用回城住宿,方便又省心。”饶棋说。

近年来,为了给游客创造优质的旅游体验,潼南区大力推进游购娱相关配套。目前,潼南区已经建成滨江、隆鑫、时代广场、红星美凯龙等7个商圈,有效满足游客们购、食、娱、文、体等多样化消费需求。有可达四星级标准及以上的潼南劲力酒店、涪江大酒店等8家酒店,还有特色民宿、乡村酒店、农家山庄等各类农家乐达200余家,共有单日接待床位1万余张,有效保障游客就餐、住宿需求。并提升旅游饭店服务质量,推出“住宿+景区”套票组合模式,为游客提供多样化选择。

文化赋能,旅游为民。围绕创新求突破,推动“真惠民”,潼南大力推行线上线下文化旅游消费活动,适时举办“中国旅游日(潼南分会场)活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月)等惠民活动,共发送优惠券10万张,发布12条旅游惠民优惠政策,实现惠民、助企新突破。依托“一机游”智慧文旅平台,整合各类旅游功能和要素,大幅提升游客体验感的同时,掌握消费券领用情况,动态调整,提高使用效率。(关羽)


(实习编辑:陈蝶 钟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