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涪陵:做活中药材 念好致富经

金秋时节,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秀水青山,苍翠欲滴,广阔山峦中的黄精、灵芝、阳荷、石斛等名贵药材茁壮成长。

时下临近黄精收获期,近日,在涪陵区大顺镇新兴村的天同仙草苑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进行集中管护。远远望去,一片片已管护好的黄精和在基地里辛勤管护的村民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顺镇是涪陵传统的中药材之乡,生态优势突出,森林覆盖率达72%,水资源丰富,环境达到风景区一级标准。

“过去优质的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是自然生长,现在绿水青山则孕育出中药材绿色发展新希望。”据大顺镇副镇长向余介绍,该镇立足天然优良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探索规模化种植和全产业链发展,正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该镇采取“中药食材种植开发+文旅+康养+乡村振兴”“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综合发展模式,引进了太极集团、重庆天同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动前胡、金荞麦、厚朴等中药材规模种植,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5万余亩,年产值超过1亿元。特色林下种植实现新突破,其中多花黄精种植面积突破6000亩,林下多花黄精籽育苗基地面积超过200亩,林下还原野生种植灵芝突破200亩,这三项数据均走在全国前列。

“农产品加工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据向余介绍,目前重庆天同公司投资2500余万元的灵芝、黄精加工厂一期项目即将集中开工建设,等到今年建成后,将形成1500吨鲜黄精及100吨灵芝加工能力,实现年产值超过5亿元,并可实现西南地区黄精、灵芝集中加工,助推涪陵成为西部地区黄精、灵芝集散地。

中药材接二连三让乡村产业走上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更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

“村民的人均收入在这两三年里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年均5万元以上,收入来源就是在山林里间种黄精,这相当于过去的无产地里有了新收入,而且亩产还很高。”新兴村党总支书记冉瑞勇骄傲地说,新兴村村民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少了。

“在家做比到外面务工能赚更多的钱,你说还有谁愿意出去啊。”今年52岁的王贵淑长期在基地务工,他每天有80元的收入,加班一小时还能挣10元,仅是务工收入年均就能增收1.8万元以上。

近年来,涪陵践行“科创+”“绿色+”发展路子,围绕“2+X”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集中打造优质道地中药材产业带,建设全国中成药生产高地,全力推动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中药材品种11个,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10.2万亩,带动全区25个乡镇街道6万多农户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药材飘香,从绿水青山种出“金山银山”,中药材成为了当地致富“良药”。(周芝逸)


(实习编辑:李雯杰 陈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