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从南方牙谷到中国牙都——看中国牙谷如何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走向世界


2025年2月7日,四川资阳“中国牙谷”与佛山南海“南方牙谷”签署《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两地合作。

中国牙谷与中国牙都签署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肖正君/摄


时隔一周,2月14日在四川资阳,“中国牙谷”与江西都昌县“中国牙都”正式签署《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协同发展、创新驱动、供应链整合、金融赋能、人工智能与产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人才共育、品牌共建等七个方面深入加强合作。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中国牙谷在推进中国口腔产业建圈强链上再添新伙伴。有望重塑世界口腔产业格局,推动中国口腔产业迈向新高度。

据了解,中国牙谷依托四川省雄厚的口腔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口腔产业集聚区,具备完整的生产制造链条、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国际化的产业配套体系。而中国牙都凭借江西都昌在全国终端诊所资源的优势,结合庞大的口腔医疗服务网络与专业人才优势,构建了全国领先的口腔医疗服务集群。双方的合作可谓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深度协同

开拓产业发展新前景

从合作前景来看,双方致力于构建“制造端+应用端”一体化发展模式。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围绕口腔医疗器械制造、临床应用、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这不仅能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还将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打造全球一流的口腔产业链。

预计未来,双方合作将催生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口腔企业,丰富口腔产品种类,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全球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在创新领域,双方将推动科研资源深度融合。依托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平台,在中国牙谷科技创新中心的助力下,针对数字化种植、智能矫治等前沿领域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这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口腔产业向高端化迈进,让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技术优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潮流。

在供应链整合上,借助众牙联的数字化平台能力,打造全新的供应链模式。通过智能采购、精准供应等手段,优化供应链体系,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利用产业数据分析等功能,优化市场拓展与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协同能力,使整个口腔产业供应链更加高效、稳定、智能。人才培养也是双方合作的重点之一。

中国牙谷科创园/资阳高新区管委会 供图


中国牙都依托“中国牙谷”口腔职业学院,中国牙谷依托江西地方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联合众牙联打造口腔产业人才孵化基地。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口腔医疗、智能制造、数字医疗人才,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确保中国口腔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始终保持人才优势。


国际拓展

提升全球产业影响力

从对世界口腔产业的影响力来看,双方联合举办全球顶级口腔产业展会,深化与国际行业组织、科研机构、跨国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中国牙谷-中国牙都”品牌。这将提升中国口腔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资源汇聚,促进全球口腔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未来,“中国牙谷-中国牙都”有望成为世界口腔产业的重要名片,推动中国口腔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中高端位置,为全球口腔医疗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资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建英介绍到:“中国牙谷与中国牙都的合作,是一次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布局。在全球口腔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种制造端与应用端的深度融合,将极大地提高中国口腔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再到品牌建设,双方全方位的合作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范式,也为中国口腔产业在全球舞台上赢得更多话语权。”

此次中国牙谷与中国牙都的强强联合,是中国口腔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口腔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在世界口腔产业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