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坚持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在乐至县东山镇的蚕桑农旅融合发展区,一首五言绝句镌刻于路旁的文化墙上——这是陈毅返乡视察时留下的诗作《冬夜杂咏·故乡》。
满目桑田处,遍是绿水青山。生态优势,是乐至最大的资源禀赋。
对此,乐至用数据来说话:乐至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气候温润、植被葱郁、空气清新、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3.7%,年均空气优良天数率超过90%。
不仅如此——乐至还先后捧回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中国宜居乡村典范县、全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先进县等多个殊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乐至围绕绿水青山耕耘产业、增收富民。
不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随着毗河供水一期主干渠顺利通水,这个被称作“人工天河”的浩大工程,让乐至更加润泽:设计供水总人口225万、设计灌溉面积125万亩,能让“十年九旱”的川中旱区变为千里沃野。
蚕桑优势也进一步放大。如今,乐至县的蚕桑产业形成了集种、茧、丝、桑资源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当地全力推动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桑产业的全链开发,推进蚕桑产业向规模、多元、优质、高效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中国桑都”。
红色旅游进入发展快车道。
陈毅故里景区,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既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又是推动文旅融合、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
目前,“陈毅故里”正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联合川渝地区的7个将帅故里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伟人将帅故里行·川渝联线”红色文化旅游走廊,构建上联成都、下接重庆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文旅为兴。一张张乐至“新名片”正在形成——中国烧烤美食之都、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成渝特色赛事之城……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色生态之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将造就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必将带来良好的创业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必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到乐至投资兴业。”乐至县委主要负责人如此展望当地的发展。
锚定目标谋发展 踔厉奋进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以来,乐至撸起袖子加油干,“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迈向“双城记”时代、“双高铁”时代、“人工天河”时代、“全面小康”时代、“统筹融合发展”时代。
五年来,乐至站位全局共谋共推,战略位势进一步提升。坚持把“成资同城化”作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头号工程”。与成渝主轴地区18个县(市、区)达成合作协议90余个,引进全市最大产业投资项目上海韵达(四川乐至)电商物流产业园。入围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被评为中国最具营商价值县、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环境十强县。
五年来,乐至汇集资源打造枢纽,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成功争取成达万、成渝中线“双高铁”在乐至交会设站,实现轨道交通“历史性突破”。成安渝高速、成资渝高速建成通车。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五年来,乐至优化布局加速转型,发展支撑进一步夯实。毗河工程一期通水,梦圆“人工天河”。童家发展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3+1”工业产业发展壮大。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两个“国字号”农业产业园区,“1+5+2”现代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大力推进“5+3”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中国烧烤美食之都、田园诗歌之乡,成渝特色赛事之城”成为重要文旅符号,成功创建全省服务业强县。
五年来,乐至紧盯民生补短强弱,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成功上榜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城镇化率达40.7%,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未来,乐至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向蓉而生、向蓉而进、向蓉而兴”,锚定“三区三城”总体方向,主动融入成渝、配套成渝、借力成渝加快发展,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至新局面。
坚持融入发展,“三圈联动”打造成渝相向发展联动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突出产业配套、协作共赢,织密“通勤圈”、融入“生态圈”、拓宽“朋友圈”,变“地理中心”为“发展轴心”。
坚持创新发展,“三向协同”打造成都东进发展协同区。抢抓成都东进机遇,协同成都东部新区,推进功能平台建设、共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坚持协调发展,“三新示范”打造乐简交界发展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近郊发展、公共服务新示范,全面建设区域协同、功能集聚、资源共享、产业优化、绿色生态、特色鲜明的区域融合典范。
坚持绿色发展,“三美同塑”打造绿色生态之城。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塑造城市环境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低碳生活之美,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坚持共享发展,“三态共建”打造宜居宜业之城。坚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城市形态、业态、质态。
坚持开放发展,“三力迸发”打造开放包容之城。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活力、文化实力、内生动力“三力迸发”,彰显人文厚重的独特城市魅力。(王一 颜了)
原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20527/2756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