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聚焦源头优治理 定分止争解难题——达州税务推进“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工作综述

12月21日,达州市多个“枫桥式”税务分局正式揭牌,达州市通川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达川区税务局石桥税务分局、渠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万源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第二批“枫桥式”税务分局。



引源头活水,汇达税清渠。近年来,达州市税务部门坚持深入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税收治理内涵,深入推进“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不断释放“精细服务、智慧预防、快速息争、跟踪回访、多元共治、征纳和谐”效应。“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从源头化解涉税争议,正蔚然成风,悄然成势。


融合特色,打造法治建设前沿阵地


走进全省首批“枫桥式”税务分局——宣汉县“巴山枫桥”税务分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的指示,蓝白相映的色调、轻松活泼的卡通图案和那独具特色的巴山枫桥税务局logo,深深吸引着大家。

达州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如何结合地方特色建设“枫桥式”税务分局,筑牢基层税务法治屏障,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理解不深、沟通不畅、政策不晓的问题?全市税务系统分析自身优势和特色,结合“服务执法样板局”建设,着力找准“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的突破点,切实将服务执法、消疑解难的实效目标融进地方法治建设“大盘子”,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到基层税务的税收治理中。



在通川区,用好“税润”调解工作室,努力将“枫桥式”税务分局打造成办实事、惠民生、防风险、护平安、显活力的前沿哨所和战斗堡垒。“我们这个房产证已经跑了很多年,在你们的协助下,我们终于拿到了‘房本本’,压在我们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感谢你们。”“幸福家园”项目业主代表王知其对通川区税务局“税润”调解工作室纾困解难非常认可。

在达川区,构建起“云倾听+税情收集、云服务+税法服务、云调解+综合调解、云直播+法律救济、云执法+权益保护、云分析+风险防控”六位一体的基层税收共治新格局。“推行集成式‘云服务’,在枫桥‘云端’解决纳税人的涉税疑惑,是我们推进‘云枫桥’建设的重要一环。”达川区税务局局长向然表示。

一花引得百花开,玉树临风望春来。如今,达州市已建成“枫桥式”税务分局7个:达川区税务局石桥税务分局建成“线上(云)枫桥”,通川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联合建成“线上+线下枫桥”分局,宣汉县税务局天生税务分局建成“巴山枫桥”,万源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建成“红色枫桥”,渠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建成“賨税”枫桥,开江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建成“田城枫桥”,大竹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建成“竹韵枫桥”。各地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全力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将“枫桥式”税务分局打造成办实事、惠民生、防风险、护平安、显活力的前沿哨所和战斗堡垒。


数字赋能,打造源头治理坚强堡垒


革弊,须从源头理会。加强矛盾争议成因分析,全面剖析每一类税费争议的产生根源及影响,实现靶向精准施策、快速响应和及时反馈渠道,才能有效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上个月的3起矛盾争议都涉及退税减税政策,本月我们要着重防范,做好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精准指导,提前预警。”在达州,通川区税务局对职能部门移交、政务热线反馈、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收集的矛盾纠纷,逐一梳理、按图索骥,建立“预警晴雨表”,为企业“画像分级”,研判评估,实现重大风险提前预警。



“有问题,找小杜,不迷路!”充分发挥线上宣传优势,通过税务直播把税收政策、税收法规直观易懂地宣传给纳税人缴费人,拓宽纳税人缴费人信息获取渠道,及时解答疑难问题,减少征纳争议的产生。“小杜说税”工作室已经成为宣汉县“枫桥式”税务分局息争解纷的“利器”。

“经过前期探索,我们认识到除了将化解潜在矛盾与提高满意度有效结合之外,还要将化解矛盾存量与税收大数据有效结合,科学分析矛盾产生因素和发展趋势,总结定分止争成功经验,实现矛盾源头化解。”达州市税务局法制科科长李略介绍道。

以智强治,向新而行。建设“枫桥式”税务分局以来,达州市税务部门坚持用好“智慧税务”数字化平台,精准寻溯税费争议根源,依托“巴山税语”直播平台、税企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广覆盖”式税法宣传,通过企业座谈会、税企面对面等进行“滴灌”式辅导,制发《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不动产交易评估数据采集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促进房地产涉税管理和发票使用等矛盾焦点精准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精准化解房地产涉税争议22件,发票管理类矛盾纠纷44件。


联合联动,打造争议化解便捷窗口


税收业务种类多样,部分税费业务涉及多个部门,业务环环相扣,如何发挥“枫桥式”税务分局的优势,多部门协作“一站式”化解税费争议,成为各地税务部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我的加工厂已经在复垦了,不应该再缴纳耕地占用税了。”渠县某碎石加工厂的负责人表示。原来,由于纳税人对加工厂缴纳耕地占用税中复垦界定有不同认识,税费争议一直不断。在判断问题源头涉及多家单位后,渠县税务部门组织税费争议调解团队成员,多次对接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司法等部门,帮助纳税人详细了解临时用地批复时间、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义务时间及主体等情况,讲清法理、讲明事理,顺利平息了纷争。



上下联动、左右联合是推进矛盾化解的好“法门”。近年来,达州市以税收共治为契机,在多部门共建共享共治方面铆足干劲,持续推进“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

在宣汉县,积极邀请纳税信用等级较高的纳税人、公益律师、专职律师、社区工作人员加入调解团队,充实了团队力量,也增加了调解的权威性,为切实推动涉税矛盾争议就地化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开江县,主动对接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信访局、不动产交易中心及街道社区等部门,召开工作联席会20余次,与县法院、县检察院成功签订工作协作协议,充分整合司法行政与税务机关调解力量和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形成“税务+司法”新格局,协同推进税务领域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建设。

在万源市,将法治思维深度融入争议纠纷化解体系,建好争议调解室、等候休息室、业务展示室、新媒体录制室和属地分局办公延伸点,联合司法、社区等组建专业团队,选强配齐书记调解员、委员调解员,让征纳双方沟通更方便,让疑难杂症解决更简单。

同心者,其利断金;同向者,其道大光。合力推动之下,达州市税务部门不断健全“税收员+网格员”“分局+县局”“内部+外部”的多元共治机制,持续推进涉税(费)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升,营造出更加公平规范、便捷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枫桥式”税务分局解答涉税(费)问题咨询12000余次,解决税费问题9700余个,处理税费争议125件,矛盾纠纷基层化解率达100%,调解满意度达100%。(闫大春)


编辑:陈蝶

责任编辑:李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