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张占斌: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个社会变革,这个实践创新,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强调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提出,为中国知识界理论和学术创新,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同时,也对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独自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具有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与实践,是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尊严的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建构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应是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统一。主体性,就是“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原创性,就要打造一批原创性的范畴,推动一些原理的发展和构建理论体系。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来看,更感觉到建构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的迫切性。

第一,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结合”的引领性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供理论支撑。只有理论上的坚定,实践才能一往无前。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之贯彻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各个学科与全部过程,实现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各环节,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因此,我们要利用当前大好的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筑马克思主义的学术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功底。

第二,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创新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与广阔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独自探索出来的,不是西方的恩赐,不是苏联模式的翻版,也不是从教科书抄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道路,是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说到底也是要落实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也要把握好这个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

第三,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强化问题导向、问题意识,努力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前进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能不能建构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自主知识体系能不能盯住解决中国大地上的问题,在解决中国大地上的问题中绽放绚丽的光彩。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脚踏实地,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推动中国现实问题往前走。可以说,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实际指向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内在彰显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这些大问题都需要我们观照、关怀,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讨论得好解决得好,对于我们推动国家进步,推动民族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努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胸怀天下、海纳百川,要有针对性地回答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疑虑。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影响21世纪全球的开创性事业,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因此,坚持开放不搞封闭,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视野,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就成为时代呼唤。然而在国际话语论场,中国还存在着明显的“话语赤字”,在西方话语霸权下,在有些时候和有些重大问题上,很难听到中国的意见和有说服力的声音。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在国际舞台的自立自强,事关道路自信和文化主权。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世界性议题的设置,积极引导主导引领“涉中”的议题,提升对外交流的理论和学术含量,增强中国话语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