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四川:“税引擎”壮大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去年以来,为帮助科创企业应对下行压力,提振发展信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稳激励举措。聚焦到税收领域,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在稳定科创企业发展、释放市场创新创造潜能方面发挥出良好效应。我们以四川为样本,从全年视角跟踪科创政策落地成效,看政策新风如何拂动川企。


“真金白银”直接注入,科创企业资金压力缓解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在帮助企业提前释放被进项留抵税额占用的现金流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今年四川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全年,四川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超过1700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059亿元,惠及企业8万多户。

面对三重压力叠加冲击,稳健的资金流十分关键。留抵退税政策是直接退达企业的“真金白银”,对于科创企业特别是初创阶段企业而言,尤为珍贵。科创企业前期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些属性决定科创企业需要更多资金,而留抵退税则为他们带来强支撑。

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仪空间”)是一家从事卫星批量生产、组网和卫星数据应用的产业化发展的小微企业,旗下所出品的国内首颗商业SAR遥感卫星“海丝一号”有效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企业的卫星超级工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

“资金回流让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加速。”据天仪空间财务负责人李辉介绍,去年5月,公司在税务部门辅导下,80余万元留抵退税款快速到账,随即这笔钱就被转投到“卫星自动化测试项目”技术研发项目中,为企业继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保持技术优势提供支撑。

根据此前税务部门组织开展的企业抽样调查结果来看,退税款主要被用于扩大生产、技术研发、支付薪酬等方面,不难看出除了保障日常运营、稳定企业运转之外,不少企业选择将这笔资金投入到研发支出,提升企业内驱动力。

税惠引擎驱动,帮助更多高研发投入企业走好走稳从“研究室”到“生产间”的蝶变之路。

以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从事核医学设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研发出全国首台紧凑型内离子源回旋加速器,目前正处于精品量产的关键时期。

“2022年5月,我们开工建设医用回旋加速器产业化一期项目,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快速到账为企业一下子补足资金200多万元,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链条紧绷的后顾之忧。”企业财务负责人胡蓉介绍道,预计该项目今年6月便能建成投产,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各型医用回旋加速器30台至100台产能,销售收入预计将上浮60%。


税务干部走进九华光子问需问难


撬动作用显现,科创投入有政策撑腰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最直接的财税政策之一,从政策本身来看,体现出比例提高、范围扩大、享受方式更加灵活便捷的特点。

去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发布公告,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年9月,三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现行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在四季度期间,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政策受益群体更广,企业研发所享受的优惠更多。

“《公告》的发布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研发投入的红利。”四川上氟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但秀华介绍称,公司主要致力于有机氟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等,每年研发费用投入都很高,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后,预计新增扣除金额90多万元,为公司节省税款20多万元,为氟化工产品研究开发及时提供了后续资金。

据悉,四川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名单,针对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开展精准滴灌式宣传和量身定制服务,辅导企业规范建立辅助账,正确归集填报研发费用项目,帮助相关企业将政策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蓉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的实际意义还在于帮助公司梳理自身研究投入情况,有助于其持续完善研发组织管理体系,持续提高研究开发、创新发展的能力。

四川税务部门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累计共有1.5万户次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额超640亿元,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激励政策绵密出台,企业更新迭代压力更小


我们在梳理政策时间线发现,助力科创的税费政策贯穿去年全年,且新政策绵密出台,形成叠加效应。除去上述的留抵退税政策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在去年10月联合发布公告,明确高新技术企业关于设备器具税前扣除相关规定,鼓励市场主体进一步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关键力量,三部门《公告》中关于设备器具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为其更添扩产增能的底气。

“该项政策可以为企业节约资金近千万元!”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雄表示,当前正值公司新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关键时期,公司计划将这笔资金用于企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新建产业园,这让他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和动力。

据了解,高新技术企业在第四季度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也就是说,在四季度范围内,高新技术企业新购置设备、器具既突破了500万元的限额,更增添了加计扣除这一重大利好。

“上次我们听了税务人员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购置设备的税收优惠新政解读后,提前了购买设备计划,在四季度公司采购新设备以后,按照新政一下子扣除了2600万元。”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任礼国表示。

据任礼国介绍,该公司是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燃油汽车变速器齿轴和新能源汽车减速器齿轴的研发与生产。在税惠资金持续支持下,公司与园区企业协同进行研发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新能源齿轴等多项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实现技术突破,还同园区其它公司达成协同研发、共同生产的合作协议,企业创新发展成效充分释放。


税务干部到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宣传税惠政策


可以看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充分激发企业更新购买设备的积极性,更有助于鼓励企业提高生产能效,形成加大研发的投入、加速迭代升级的正向良性循环,激发持续研究、持续创新的内在能力。

新的一年,“稳中求进”依然是经济工作主基调。经济把稳,需要动态适应发展形势、科学精准做好宏观政策调控,而求进跃升则需要支持创新的政策“组合拳”来持续积蓄动能。

四川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税务将继续把政策落实作为推动创新的主抓手,全面提升数据驱动力,积极完善税费服务矩阵,通过企业精准画像、一企一策等服务举措,不断提升政策落地精准度,充分释放政策效能,高效精准服务宏观调控和重大战略部署,在“稳”的基础上实现各项事业的“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赵婉灵 陈永康)


责任编辑:李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