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一根红绳编出“致富结” 让丹巴老百姓乐开了花

3月9日至11日,在金华市金东区驻丹巴县工作分队的积极努力下,在金华市妇联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金东—丹巴来料加工第二期培训班”在金东区援建丹巴县的“巾帼共兴工坊”举行。


培训结束仪式上颁奖


培训会上,来自浙江金东区的3名老师跨越2000公里路程来到丹巴,带领第一期培训出来的本地12名“土教授”,对墨尔多山镇、梭坡乡、半扇门镇、章谷镇、甲居镇的63名学员开展针对性教学,手把手指导。培训结束后,学员还可继续在每天上午9点30至12点,下午2点至4点到“巾帼共兴工坊”学习编织技术,提升增收致富本领。


培训老师现场指导


据金东区挂职丹巴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叶悠霞介绍,此次培训,出台了巾帼共兴工坊管理办法,推进来料加工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培育出了本地老师队伍,首期培训的12名藏家绣娘已担任第二期培训老师;成立了巾帼共兴工坊服务点,来料加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来料加工产业如雨后春笋,逐渐覆盖到全县农村;同时加工的产品也不愁市场,能够稳定回收。目前,已新接到一批30万元的加工订单。

“以前在家闲得没事,时常晒太阳,感觉很无聊,现在做中国结感觉充实多了,既有收入,手脚都比以前灵活多了,真心感谢金东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工作。”家住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岳扎街村的藏族妇女边继芳在完成第一个中国结后开心地说。今年70岁的她,看到同村人都能做中国结,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了第二期培训。


村民边继芳学习编织中国结


培训现场,一根红绳,经过藏家绣娘们的巧手加工,通过缠、绕、抽,与配饰挂饰相粘贴等工序,一个个寓意美好的中国结就制作完成。

据悉,针对丹巴农村分散,剩余劳动力多的特点,从金东区引进的来料加工产业,让当地群众掌握了一门技艺增收致富;同时,根根红绳编织的中国结,不仅增进了农村邻里关系,也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


成立丹巴县巾帼共兴工坊服务点


一根红绳连接起了金东、丹巴两地,实现了“金丹”一家亲;一根红绳也将编织出高原百姓致富路。(李文伟 杨琦/文 金东区驻丹巴县工作分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