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驱车下隆桥驿收费站,不到5分钟就来到位于隆昌市龙市镇福庆村占地600余亩的高标准柑橘种植产业示范园,拜访荣获第四届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荣誉称号的徐飞。
刚一入园,“军人退役不退志 奋战乡村振兴新阵地”红色大字闯入眼帘,各种柑橘树、李子树将绿色诗行写满一座座小山,四通八达的路网如银色丝带嵌入绿色海洋,果园里四散着忙碌的农人……
徐飞查看水果长势
人人赞“飞哥”
走近柑橘树,只见青绿的枝丫上挂着一颗颗鹌鹑蛋大的青果。头戴草帽、胸前背包的黄刚金带着一群60岁左右的农人,动作麻利地将一颗颗果子剪下装进包里,“这叫‘疏果’,是为了让果子成长有充足的空间和营养。”
皮肤黝黑的黄刚金,是农村难得一见的年轻面孔,整个果园都是由他负责管理。“我在飞哥这里干了3年了,工资待遇不错还能照顾家人,挺满足。”
聊起“飞哥”,忙碌的工人们打开了话匣子。“飞哥让我到果园打工,咱家能脱贫多谢他。”“飞哥人实诚。那年春节,飞哥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按时给我们发了工资。”“疫情期间,飞哥捐了好多水果。”……工人们你一句我一句,言语中透着认可。
这种“认可”,在村里能频繁听到。“飞哥毫不保留教我们种植技术,给我们找销路,带领我们一起致富。”“福庆村整村脱贫、乡村振兴,飞哥功不可没。”……村民、村干部说起徐飞一脸赞许。
人人赞“飞哥”,在村里转了半晌,终于见到了“飞哥”本人——隆昌皓天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飞。只见他身穿白色翻领短袖,脚蹬皮鞋,精神爽朗,满脸笑意。
“我刚去市上开了会,平时‘泡’在果园里,这样穿可不方便。”徐飞一边打着哈哈解释,一边从包里拿出荣誉证书,“这是内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2023年度‘甜城英才计划’甜城乡村振兴人才,荣誉是对我的认可激励,我更要好好干。”
选择了就要风雨兼程、坚持不懈
出生于1982年的徐飞,是一名退役军人,眉宇间散发着军人特有的刚强与坚韧。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徐飞,因为返乡探亲的缘分,家乡力邀他回来发展产业。
当时的龙市镇福庆村是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通村公路只有一条机耕道,“晴天一身灰、雨田一身泥”,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村民过着“种田、守家、带娃”的日子。
“我是农村娃,家乡抛来了橄榄枝,也想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徐飞找到两名合伙人,在福庆村承包了100亩地种植柑橘开始试水,成为该村第一个落地的产业项目。
“隔行如隔山,势必要交些‘学费’,如果遭遇病虫害,或是遇到霜冻、干旱等极端天气,果园动辄损失数万元。”回忆起种植水果的坎坷历程,徐飞笑着说,“我和合伙人的约定是‘干好了一起换车,干不好一起卖车。’”
在徐飞看来,就业创业最忌头脑发热,好比婚姻,首先要热爱,其次要理性预判将会遇到的重重困难,既然选择了就要风雨兼程、坚持不懈。
“果园更新了金秋砂糖橘、爱媛等早熟品种,避开了打霜期。”“我们自制了红糖、油枯、生物菌混合的水溶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让水果口感更好。”“少量多次施肥,果树少吃多餐长得更好。”……徐飞自嘲,种植心得多是因为交的“学费”多。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说到果园如今的变化,诸如新建的30亩自动收缩大棚、可自动调温保鲜300吨水果的“大冰箱”、操作简单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徐飞如数家珍、眼中泛光。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业创业总会遇到问题,迎难而上,坚持下来!再回首,其实也没那么难。”徐飞云淡风轻地说。
徐飞指导工人梳果
让绿色优质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果园就像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对于这个孩子如何健康茁壮成长,徐飞有自己的想法,“走绿色生态种植的路线,向市场提供安全绿色优质水果。”
采用杀虫灯、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法,减少农药的使用;引入二维码溯源系统,让生产过程更加直观透明;申报“皓天福”地理标志商标;种植蜂糖李、明日见等高端水果,打造精品农业……徐飞正一步步将绿色种植的梦想变为现实。
从100亩到600余亩,从栽植“小白”到行家里手,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经过不懈的努力,徐飞的果园在2019年达到产销初步经营目标,逐渐从输血过程步入了造血阶段。2022年,全园挂果,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产值达到600余万元。
一朝入军门,退役不褪色。当兵时,为党和国家分忧;退役后,带领群众奔赴“甜日子”。从2017年以来,徐飞的果园里先后吸纳了2名退伍伤残军人、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3名农民工就业,高峰时期每天用工量能达60人左右。
作为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的徐飞,为退役军人、果树种植业主和农户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带动周边村民发展果树种植8千余亩,解决了500余人就业。
“下个月我邀请你们来参观果园安装的弥雾系统。”徐飞面带喜色地说,弥雾系统是自创发明的,正在申请专利技术,可以最大限度节约人工,且不受天气限制。徐飞做了一下比较,以往近20名工人一周的工作,安装系统后一人一天就能完成,省时省力省肥,还能提高果子产量和品质。
走进位于果园一侧的办公室,电脑、无人机、监控等设备一应俱全。“要当‘新农人’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我今年就能拿到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本科文凭。”徐飞从办公桌拿出了他近年来获得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证、新型农民证、绿色食品内检员证等多个证书。
“飞哥你和合伙人什么时候买车?”“争取今年!我们正与有千万粉丝的电商主播合作,争取让绿色优质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徐飞认真回答。
夕阳下,与徐飞挥手作别,他魁梧的身影与绿意盎然的果园相融,原本就是乡村振兴画卷里一抹靓丽的风景。(文、图/陈洁 林巧)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