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内江 > 正文

【图文】资中县球溪镇大象寺村:小乡村蝶变绘出新画卷

走进资中县球溪镇大象寺村,平坦整洁的村道、清澈见底的池塘、干净敞亮的庭院,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球溪镇大象寺村沱江河流域水流清澈


近期,资中县球溪镇大象寺村文明治理“积分”热潮不但未退,还激起一股“幸福”新浪潮,上演了一幕幕文明积分改善幸福指数的乡村振兴“大戏”。在镇党委、政府倡议下,乡风文明治理的实惠“大礼包”兑换出的不仅仅是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更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广大村民群众在参与中激发出乡村治理“新动力”,乡村治理“新效能”,乡村文明“新气象”。


党建夯基,激活乡村治理“新效能”


走进大象寺,以“党员+村社干部+志愿者”为代表的突击队成为村里一道靓丽风景线。乡风文明治理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遇到困难大家敢冲敢闯、敢于担当,遇到问题大家敢于劝阻、敢于叫停,敢于同陈规陋习做斗争。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严格依法依规惩治,对违反规定的群众严格批评教育。

大力整治陈规陋习、封建迷信活动、高价彩礼,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移风易俗的文明进程,进一步引领村民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善向上的文明新风尚。带动群众自觉做基层治理的倡导者、乡风文明的推动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教育内容融入担重任、做实事等载体之中,使乡风文明具体化、实践化。真正培育良好的家风、民风、村风,让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村风民风,让乡风文明的“良好新风”变成乡村治理的“淳朴民风”,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


驻村工作队、村社干部查看水利建设


文明铸魂,激发乡村治理“新动力”


村“两委”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积极鼓励引导多主体参与,推进自治、法治与德治的“三治”融合。以乡风文明促进撂荒地整治、图斑整治、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为契机,村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村社干部、志愿者、村民群众共同行动起来。

鼓励村民参与整治活动、自发清扫自家庭院环境,保持屋内外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实际行动推进城乡面貌改善提升。将庭前院后变成“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

同时,通过创建“红黑榜”,“红榜”表扬先进、树立榜样,“黑榜”鞭策上进、传导压力,对违反村规民约的实行“黑”榜公示,对履行村规民约的好示范实行“红榜”公示,让群众有规可依,让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用乡风文明“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硬环境”,村民群众不仅成为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


实践赋能,激起乡风文明“新气象”


文明乡风,始终把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全村“聚重点、攻难点,树新规、易旧俗,育新风、展新颜”。着力不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明力量。随着乡村治理工作的扎实推进,村里的乡村文明风尚日渐浓厚。


柠檬柚发展产业兴旺


大象寺村通过多措并举赋能乡村振兴,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乡村综合治理等方面多点发力,奋力打造乡村美丽、产业升级、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发展新面貌。同时,结合大象寺村“柠檬柚+血橙”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好乡村特色果业、集体经济等,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如今,撂荒地变成了屯粮田,图斑地种上了大豆、秧苗。村民纷纷登上乡村振兴的舞台“唱大戏”“唱好戏”。“星级文明户”“乡风文明示范家庭”“清洁农户”“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让先进典型频频涌现,文明乡风不断焕发新气象。文明新风尚不断滋养乡亲们的幸福生活。

乡风文明积的是“党心”,积分制积的是“民心”,乡村治理推动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三重奏’正在奏响。球溪镇“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柠檬柚特色产业园”的“高颜值”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变为现实,乡村振兴下,小村庄正在蝶变成为向往的诗和远方。(文、图/资中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