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乐山 > 正文

乐山市沙湾区:幸福道里的“不老松”

穿过繁忙的集镇,进入乐山市沙湾区绥山路,耳边静了下来。沿路有一家小店,名为“好又来”,店旁是一个小区的公用通道,顺着通道往里走,沿途用木桩和山石培植的盆景形态各异,将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其中。

家住附近的黄秀芝讲:“街坊邻居特别喜欢这条路,都叫它‘幸福道’。”而幸福道的美景正是出自店老板叶咏松之手。

每天清晨,60多岁的叶咏松都会早早起来,到这条道上来转一圈,对大大小小的盆景进行修枝、养护,让一枝一叶保持最好的状态。

“朱蕉、金钻、散尾葵、凤尾竹……这株平安树是楼上邻居胡老师送的,这棵李子树是我从贵州带来的。”介绍起这些绿植,叶咏松如数家珍,面露幸福之色,但要说幸福道的由来,就不得不提这位老人的处世之道。

叶咏松出生在贵州,一生经历颇多,先后在四川省财经学院、北京装甲兵医学院学习过。毕业后做过高中代课老师,上山下乡时做过赤脚医生,还做过生产队长、民兵连长,一路辗转回到了四川老家。

“父母总跟我说花要叶扶、人要人帮。以前做过很多事儿,帮了不少人,也吃了不少苦。那时还不太明白父母教育的深义。”

1993年,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背景下,大批工人面临下岗,身为农基站员工的叶咏松也成为失业的一员,为了保障家庭收入,他在幸福道的门口支起了卖烟小摊。

“那个年代市场管理还不太规范,我像只无头苍蝇四处碰壁,差点就放弃了。”但转头看看嗷嗷待哺的女儿,叶咏松还是硬着头皮撑了下去,这一撑就是30年。

他讲,这30年的坚持,少不了邻居杜红在空闲时对女儿的照看,少不了烟草公司在经营上的帮助,更少不了亲朋好友们在各种危难时刻伸出的援助之手。

时光流逝,叶咏松的小摊升级成了小店,女儿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花要叶扶’,我如今才明白了其中奥义。”叶咏松说他在有难时做过花,接受了邻里的热心帮助,如今也要做叶回报大家,“一方面是想感恩,另一方面是我真切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作为小区楼长的叶咏松,不仅为大家打造了一条“幸福道”,而且还承担了小区水电工、快递员、卫生员、安全员的角色。

“现在年龄大了,但我的思想没有老,想为街坊邻里多做一点,正好找到了组织,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听闻烟草公司正在打造“烟火火”便民服务点,叶咏松立即联系客户经理朱洋阳申请加入。

厕所询用、免费热水、共享雨伞和充电宝……在各项便民服务的“加持”下,如今的“好又来”时常有人驻足,或是回头客,或是闲谈者,有时叶咏松还会给他们摆上一张方桌、泡上一壶清茶:“我做的还是比较简单的事,可能勉强算个便民为民服务员吧。”

年初,在北京肿瘤医院工作的女儿想把叶咏松接过去享享清福,他边揽着快递边笑道:“我享什么福,我在这儿幸福着哩,还可以发挥点余热。”尽管因为上了年纪腿脚有些不利索,但叶咏松仍然忙进忙出,言谈中有着“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之态。(徐渲易)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