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绕中,不只是青绿,还有一大片红墙青瓦。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聚居村、隶属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的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迤沙拉核心村落占地面积约150公顷,总建筑面积67000㎡,居住着374户153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数的96%。
汉彝文化在这里深度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俚濮彝族文化。迤沙拉显现出与川滇地区其他彝族群落明显的不同,在建筑、音乐、服饰、语言等文化生活习俗方面带有江南印记。
迤沙拉村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
作为金沙江南岸一个古老的村寨,迤沙拉确切的历史年代已无从考证。有学者根据相关史料和西南古驿道的历史推测,其历史上限,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距今约有2000多年。《后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记载的就是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下,自今拉鲊渡口至金沙江南岸,过迤沙拉,远征大理、保山的历史事件。
“我们村里的彝族人,好些都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代,600多年前从江苏、江西一带迁徙过来充军,就在这里安了家,还流传着一首诗: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为争米汤地,充军到云南。”四川省人大代表、迤沙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建桦介绍说。迤沙拉原先隶属云南大姚县、永仁县。据史料记载,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招抚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残部未果,从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派30万大军远征云南,拉开“洪武开滇”的历史大幕。云南平定后,朱元璋在此实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和彝汉通婚“就地落籍”的政策,数万将士在金沙江南岸等地落地入籍,迤沙拉在这次大移民和民族融合中逐渐形成规模。由此看来,如今村里“起、毛、纳、张”四大家族,汉族姓氏的彝族人在其中占相当比例也是有迹可循的。
村落依据山地缓坡随山就势而建,现在保存的传统建筑多建于清康熙年间,布局讲究,檐牙高啄,错落有致,大多为夯土、木穿斗架结构的小四合院,兼具彝族民居的自然豪放和江南水乡的灵秀隽永。穿行在村里曲折狭窄的小道上,两面是彝家人用当地红泥砌起的高高土墙,路旁间或有一簇簇不同颜色的小花,在细雨蒙蒙中,别有一番情致。
迤沙拉谈经古乐与丽江纳西古乐、大理洞经音乐同属一脉,均由古时宫廷音乐演变而来,但又有所不同,与节奏明快的彝族传统音乐也有明显差别,用二胡、竹笛、唢呐等多种乐器演奏,有江南民间小调的韵味,似在缠绵婉约地吟唱对秦淮故土的拳拳依恋。村里的男子不穿查尔瓦,女子不披羊皮褂,服饰颜色艳丽,仍有明朝遗韵。这些鲜明的特色,无不彰显着这片土地多彩的民俗文化。
非遗“活化石”——羊皮鼓舞
近年来,迤沙拉依托历史文化名村,不断挖掘、保护和传承俚濮彝族优秀文化。谈经古乐、羊皮鼓舞先后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宅起家大院获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建成迤沙拉村史馆,展陈文物200余件;培养杨凤芝、毛建桦等乡土文化能人20余名;建立青少年传承文化长效培养机制,推动平地中心校将谈经古乐、羊皮鼓舞纳入艺术教学课程,从根本上解决非遗文化队伍人员老龄化问题。平地中心校先后被评为“仁和区未成年人谈经古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四川省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项目学校”。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一直在路上,今夏,仁和区已然按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传承行动的开启键:一批具有俚颇彝族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宣传画册、系列丛书,正在编制中;彝绣、民歌小调、打跳等更多特色文化有望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国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将重新焕发活力;计划建设迤沙拉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后将全面、生动展示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
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迤沙拉村将迎来他们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火把节”,是日,彝家人的热情将随火把一起熊熊燃烧,整个山林都将与这座“中国最美古村落”欢乐舞蹈。(文/陈秋伶 图/攀枝花市仁和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月萍